听到蔡琰的话,高雨仍旧是不出声,开玩笑此情此景自己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为什么高雨没有署名的原因。
蔡琰扬着头向下看去,似是再找刚才那《咏梅》的作者。众人也都四下看去,而高雨也和其他人一样,向别处看去。正待众人四下寻找的时候,高雨身边的曹操突然说道:“小兄弟,这《咏梅》佳作不是你做的吗?你在找什么?”曹操也很疑惑,这个年纪的人不都应该是喜欢成为焦点的吗?怎么自己面前这位小兄弟好像不想承认一样。
高雨此时真想冲着曹操那张平凡但却英气十足的脸猛揍一顿,特么这卖队友也卖得也太快了吧,刚才还谈论的挺开心的呢。
众人都看向了高雨,高雨有些脸红,再看着堂上蔡琰看着自己要喷火的目光,高雨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咏梅》是在下所做。拙作得到列为青睐,不胜荣幸!”随即,高雨向堂上蔡邕等人一揖,又向堂下众人一揖。
大家看到《咏梅》的作者是一个貌似还未及冠的少年,眼中不禁露出怀疑的神情,以卫仲道尤甚。
不过卫仲道还是很有涵养的,同样还了高雨一揖,上前说道:“敢问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我叫高雨,字润之。”高雨答道。
卫仲道忽然惊呼道:“你就是高雨?《封神演义》的作者?”听到卫仲道的话,堂下众人也都纷纷议论起来。
“正是区区,难得卫兄听过我的姓名。”
“《封神演义》如今谁人不知,高兄的大名我自是听过的。平时除了圣人经典,我最喜欢的就是高兄的《封神演义》了,我甚至还亲自手抄了一本。还有,我想见高兄你很久了!”此时卫仲道看着高雨的眼神没有刚才那么不爽了,甚至还略有一些激动。
看着面前放在后世还仅是个高中生的卫仲道,高雨感觉有些歉意。不过歉意是歉意,有些话还得说,要不估计蔡琰会扒了自己的皮。
“卫兄过奖了,在下如今不这是正站在这里吗?”
“哈哈,说的是。这《咏梅》估计也只有依高兄你的才情才写得出来了,其寓意之深远,我自愧不如啊!”
“哪里哪里,卫兄抬爱了。”能不好嘛,那可是毛太祖的词,论才情与气概恐怕只有自己身边的曹操才堪堪是太祖的对手。
不过卫仲道却接着问道:“高兄此篇,似不是诗,莫非是一种新的文体?”
“呃,就叫他长短句吧。有时候我觉得不能太拘泥于形式嘛。”高雨开始瞎编起来。天知道词这种形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可是高雨不知道。
卫仲道听了皱着眉点点头又摇摇头,似是赞同又不赞同高雨的话。正待卫仲道在思考的时候,一干学子之中又有人问向高雨:“见过‘小军师’,在下颍川陈臻,先前听闻陛下亲自封您为‘小军师’,并为‘小军师’取字,字为润之,取意润泽天下,不知对否?”
记性倒是挺好的,都快四年了,居然还记得。“承蒙陛下错爱,为我取字,我不胜感激。”说罢,随意找了个方向一拱手,代表着感谢了灵帝。堂上的蔡邕看了眼角一抽,皇宫在东边,你向北边拱手是什么意思?
高雨接着说道:“陈兄猜的不错,陛下正是这个意思。”
那个叫陈臻的笑了笑说道:“我听说陛下派你去辽东,欲让你为我大汉戍卫边疆。可是你初到辽东,就劝辽东太守兴刀兵,一言不合,竟灭高句丽一国,高句丽男子,诛杀殆尽,如此狠辣,似是有违‘润之’之意。哦,我的话有些直,冒犯之处还请‘小军师’见谅。”
我靠,颍川陈家,应该是陈群的那个家族吧,消息倒是都知道,就是曲解了不少。看着陈臻那略微得意的表情,高雨一下子就看出来他是想杀杀自己的威风。果然他说完之后,又不少士子都皱起了眉。堂上的皇甫嵩、朱隽等人也都皱起了眉。但只有皇甫嵩、朱隽、王允三个皱眉是因为那个陈臻。哦,还有秀儿,他躲在堂后皱着秀眉有些愤怒的看着堂下那些士子,在她看来只要是说高雨不好的那就都是坏人。
“不知你们了解高句丽否?或者说你们了解那些异族人否?”高雨反问道。
卫仲道想了想说道:“我没见过异族人,但我听说过异族人之凶残,可我儒家讲究‘忠恕’之道,子夏有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若我大汉拿出忠恕之心来包容并教化他们,一如昭君公主,下嫁匈奴,换我边境几十年的和平。如此岂不是更好?妄兴刀兵,不过是加祸于百姓矣。”卫仲道说完,众人都点了点头,就连堂上的蔡邕等人也都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