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宦海飘零 > 68 升学的焦虑

68 升学的焦虑

来轻松的关系变得一下微妙起来,复杂起来,敏感起来,求过人,办过事,从此就觉得低了人一等,心中老有一种有负于人的感觉,心理上处于弱势了,人就变得敏感多虑了,也许别人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气势上的优越,而且,这种强烈的不运载等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习惯成自然的,双方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也是会让人耿耿于怀的,她不愿意去破坏她们之间的那种淡然的平衡,你好你的,我不会有求于你。

上次赵桐到了顺水年终考核时后,丁保明说起过孩子上学的事,那应该是一年多前的事吧,向红清楚地记得赵桐说过,丁保明家的,王守仁家的,薛金生家的,向红家的,都是一年升学的,她会提醒王建强帮忙的,赵桐说,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不知赵桐是肺腑之言,还是随意应答,但起码她是知道的,如若不是她家的也是一个年级,可能会忘记,王一轩也是今年小升初,她怎么能忘记呢?所以,小肖分班时,向红虽然拿定主意不准备再跟赵桐提起此事,但心里还是有一丝希望的,而且,她觉得最坏的结局是,即使去不了最好的班,也不会分到最坏的班,纵使王建强不刻意照顾,可他也不至于让小肖到了最差的班吧?

向红不敢奢望进最好的班,以赵桐的能力尚不能让她的儿子在好班如鱼得水,她向红更是进不起,也陪不起,普通就好,普通班就心满意足了。

当时赵桐既然那么说了,说明就是知道了的,帮忙自然会帮的,如果不帮的话,自己何必再去找人家,不是自讨没趣吗?

求熟人更怕不给面子,如果不给连以前的情份都不在了。

所以,还没有向人张嘴,就瞻前顾后,束手束足,还没有行动,内心就已经复杂多虑,心里就先把自己打败了,未行动先否定。所以象向红肖志鹏这样的人在这个人情社会,尤其是作为一个老百姓需要事事求人,不靠关系寸步难行的情况下,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失败。

如果不得已需要有求于人,她甚至愿意去求别人,不相干的人,相互之间原来就是一张白纸,你在他面前低眉顺目时,他是不知道你以前孤傲的样子的,最好是那种一事一结的快餐式的关系,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互不相干,所以在这个程度上,向红对于什么黄牛党、托儿一点也不排斥,如果社会消除不了关系带来的不平衡,那么他们的出现还能让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不再那么难一点,至少,不用一次次欠人情,一次次苦哈哈地看别人脸色,黄牛只看钱,不看人,谁给钱就给谁办事,明码标价,效率高,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公平。

所以,寄托于牛定川强力治理教育腐败的大环境,还有赵桐说过的那一句话,更重要的是迫于开口求人的难,向红又一次侥幸地觉得小肖些次分班的结果不会太差,最起码,应该是比小学时的客观条件好,所以,小肖小升初的事在心理上负重过一段时间后,又被他们放到了一边。

小肖升学考试结束后,也再次传出了牛定川今年坚决要开始学校电脑分班的消息,因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牛定川亲自主持召开了两次教育工作会议,这在向红和肖志鹏这样的弱者心目中是引起了共鸣的,向红对这个县委书记产生了好感,觉得这是个实干家,起码是敢于向一些旧的传统的关系网挑战,对于教育一些怪现象的重视,因为牛定川本身也是教师出身,这是职业先天的敏感,牛定川已经连续几年到省内一所一本师范院校选拨优秀教师,从一中借调到县委宣传部的小胡就是在牛定川的引进优秀教师的政策下引进的人才,大手笔的优惠政策,大力度的推广,也使向红对这个县委书记充满了期望,向红也感慨,还是普通老百姓多,毕竟在人情中得到好处的人还是极少数的,不单是她一个人面对关系面对人情无能为力,苦不堪言,还有很多人在以各种方式反抗着,努力着。

所以,向红不会忘记在六一节时,牛定川也曾经铿锵有力地表态要根治教育腐败,而且牛定川不是大话空话,他在大会上就说过,首先要推行电脑分班,从小处着手,因为他也听说过,宜城有个怪现象,重点学校年年有特优班,干部家庭和老师家庭的子女绝对到不了普通班,请问这是什么样的约定俗成,这是谁定的规矩,谁给的特权?我们宜城的教育到底是不是人民的教育?牛定川当时有些义愤填膺,连续几个排比的反问句,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向红竟有些眼睛湿润,心里受过的委屈,竟有些千古遇知音的感觉,下面的人也不断鼓掌。

宜城的县委书记既然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区区一个暗箱操作的分班怎么能不手到病除?因为求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