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宦海飘零 > 123 时来运转

123 时来运转

通过一段埋时间的沉淀与思考,张桂梅也不与王守仁吵了,一是肚子里怀着孩子,而且按照第一个孩子的状态来看,这个也一定是个高智商的孩子,所以,她不能生气,怕对孩子不好;二是她不再计较王守仁再提拨的事,显然王安仁的提拨没有呈现出她所期待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喜人局面,也没有如她所想,从此走上了升迁之路一发不可收拾,王安仁似乎一张不太活跃的股票,才微涨了一点,就又进入了横盘整理期,期限不知道是多长,王安仁提拨后相当于坐了个冷板凳,人在单位应得可有可无了,她也不计较王安仁拿回多少钱多少东西,因为她看到了一条更大的财路,发财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生完孩子,孩子眼看到了一岁了,张桂梅开始张罗上班的事了,上班不是到南寨学校去,南寨学校她是坚决不会去了,她就是要到一中去,她不为一中是城里,也不为一中是全县最好的初中,她只为了一个名头,她是一中的老师,而且是一中的顶尖领导,作名师她不是为了能更好地教学,她是为了更好地赚钱,二胎还是个男孩,男孩就除了教育投资外,还得买房,还得娶得起媳妇,所以,她就要为两个孩子准备更多的钱,她要把王守仁的前途仕路放到一边,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她要自立自强,她准备将这两年的工资全部送出去,去活动,去调动。

从张桂梅在宜城教育界工作十几年来,她知道每学年甚至每学期都有调动的老师,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调动有什么明文条件,也就是说调动从来就是暗箱操作的,既然是暗箱操作就是可以操作,张桂梅放下了对奥拓的偏见,奥拓早早就调到了县城的一所初中,与张桂梅不同,她不想到一中,她怕忙,所以她不到重点校,她姑夫的弟弟就是教育局长,张桂梅通过她与教育局长接上了头,把她准备好的两年的工资都送出去了,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中。

通过这件事情张桂梅觉得,有些事情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就象老师调动,县城各学校每年都会有缺额,只不过是狼多肉少,想进城的太多了,所以,教育界的领导就会把指标牢牢抓在手中,给谁不给谁,怎么个给法,全在领导的一句话,但如何就能把有限的指标到了你自己的头上,每个人就会暗中下功夫,所谓功夫,无非就是个钱字,事后张桂梅打听,她出的两年的工资,就是个平均价,她也就是随行就市了。

为了不辜负这三万元,张桂梅用两年的时间就超常规地带到了重点班,成了一中首屈一指的数学老师,除了她原先所想到的补课收入以外,其它收入也超出了她的想象,与村里的家长相比,一中的学生家长更知礼知节,每个节日都有家长惦记着,春节、中秋,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节,她在南寨村学校过了十几个教师节,除了感觉到能休息一天,偶尔有学生送张贺卡外,没有收到任何物质性的礼物,想想也是,村里有办法的家长早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了,留下来的,要不是家庭不好送不出礼的,要不就是家长不抱希望的,看着城里的学生,城里的家长,张桂梅感觉到自己白白浪费了十几年,白白担了十几年人民教师的头衔,人民没有对她表达她应得的敬意。而且城里的家长会送礼,一般不会提着鸡蛋、牛奶等笨重的东西来,一般都是卡,家里的超市卡基本够一年的日常用度了,而且过年时照例给双方父母的200元也变成了500元的购物卡,金额翻了倍,孝心也是翻了倍了,但却没有花他们的一分钱。

张桂梅感觉更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地位,以前接送孩子,或商场购物,走在宜城的大街上,真正如如入无人之境,除了自家人,在街上是很难遇到熟人的,如今张桂梅仍如以前一样,走路不看人,但走不了几步,就会有人喊张老师,然后殷勤地远远跑过去与张老师搭话,有时正说着呢,另一个家长看到也赶紧过来搭话,话越说越多,家长渴望从张老师的嘴中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揣测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加深老师对自己的好感,除了到老师家中拜访,也全在这偶遇的一点一滴了,然后张老师说忙,家长就殷勤地齐声说,那你先忙,然后热情地将张老师送走,要目送张老师走出好多远才敢回头,以免让张老师觉得不尊重不热情的嫌疑。张老师以前买菜15分钟就回来了,现在得足足四十分钟,张桂梅觉得这张老师怎么现在突然变得象个人物,一边抱怨麻烦,一边享受麻烦,是那种很有存在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麻烦。然后,父母到医院看病,侄儿要到民政局开个贫困生证明,弟弟的摩托车被交警队扣了等等,这些事张桂梅也能轻松搞定了,让王守仁也刮目相看。

王守仁看着张桂梅当了十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