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窥明者 > 第一百六十二章:南明陋事

第一百六十二章:南明陋事

南明大臣们的称颂。随后由候、伯、九卿、翰林、科、道等部门组成的甄别组成立了。

身为前朝太子太保的王择教过太子三年,自然对太子相当熟悉,马上看出不是太子,但谁这么大胆竟敢假冒?一时不敢说话,当也教过太子的两位先生和一名太监指出时,他才说出是假的。

结论让弘光帝一块石头落了地,命令彻底清查,严刑中少年交代是贪图富贵才借此行骗。好像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谁知东林党、复社却从中闻到政治的味道,利用的价值。

两党之间又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两党的低下成员,添油加醋,说太子并非假的,连王择都犹豫不决被皇帝所逼,才不得不编造。太子在锦衣卫大狱什么口供要不出来,以此说明弘光帝忘先帝之恩,意在搞臭弘光帝,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气。

第二种以两党的领袖高宗義、王夫之等为推手著书立说:书中提到无论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在他们眼里都是假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假的,是马士英为达到个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不知从何方拉来的“小混混”。不但弘光帝是假的,连后来接来的那个嫡母-周太后,也是假的。

书中还说:即使北面来的是真的,他也不愿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要让座于太子,失掉其合法称帝的法律依据。太子的真假关乎国本,不你听之任之。

舆论的作用在明朝是有传统的,万历年间曾发生过,一时间南隶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硕鼠司趁机扇阴风点鬼火。大家出于对马阮卖官鬻爵的憎恨;对弘光帝胡作非为的厌恶,都愿意相信这个太子是真的,民间舆论一致要求传统澄清事实,还原于天下。

舆论传到四镇总兵为首的黄得功耳朵里,上疏说:“太子未必是假冒的,陛下要慎重对待。审理此案时,千万不能对太子动刑,以免那些审官们为了顺皇帝的意思,做出冤屈的判决。”

弘光帝百口难辨,命令锦衣卫对“太子”严加看管,不可动刑,更不可弄死。

表面看两党取得了胜利,回头一看什么都没捞着,却加速了南明朝的灭亡,便宜了李斌。

李斌却不管什么这党那党、弘光帝,却十分关心秦淮八大家的柳如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