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哥哥一块儿做礼,有点不情愿,就看看妈妈,妈妈轻凝着眉,那是在责怪他的不听话,陆子飞就顺从的双膝下跪规规矩矩的磕了一个头,站到叔叔那儿去,叔叔就用一只手来牵着他。
“我族门虽有这祀堂,却并无闭门自守之意,依祖上惯例,所以可请家族女辈入堂,至于在座的各位异姓长辈,则更是必到之人,这点云川少郡你们要记得。”两人就点点头。
“好吧,你们俩跪下。”
于是陆云川陆少郡就一齐跪下。
此时大幔拉开,进入眼帘是祖上几个人的灵位,不过最瞩目的还是香火供奉的一具金鼎,闪闪金光,见到这个鼎,坐上所有的人的人齐齐落地下跪叩首行礼,陆玉兴说:“各位长辈请起,礼重了,夫人、嫂子也起来吧。”然后大家各自归坐。
陆玉兴:“听着,你们不是要知道家族的历史吗,我现在就告诉你们。
先祖可追溯自唐代太宗之时。唐朝未建的时候,先祖就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讨,冲锋陷阵不下数十场大战,秦王李世民特准许先祖随身佩剑伺随,无论参加酒宴,巡视地方,皆可带剑不离左右。太宗建业,遣先祖镇守北郡,守卫北国边境,防御塞外之险,一守十数载,直至天下太平无事,后先祖自北郡边境返还,不久上奏请辞,力请太宗皇帝准其辞官还乡,太宗皇帝念先祖忠勇可嘉,作战骁勇,特赐姓为“陆”,铸金鼎一具,镌“忠君报国”四字,着世代褒奖,这就是我们这一支陆姓的由来,先祖离去之时,并未告知太宗隐向何处,并获准许一块儿带走了他的副将弟弟,随行的还有数十誓心效随的部属,山下陆村之民便是这些部属之后,世代相守随山下,所以为什么我要你们礼对陆村村民,即源于此,要切记在心,此处虽偏远但消息却并不闭塞,祖上自至此一直未参与外界之事,也能安居乐业繁息久远。自清国外敌入侵以来,先辈数代人曾外出参军谋职护国与外寇作战,却全部裹尸沙场而无一人还,尽以败绩收场,这实是我家族的耻辱,陆少郡的父亲在中日甲午战事之后前往欧洲,不想遭当时流行恶疫而客死他乡;我的这条腿,也是在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试图解救叔叔陆卫杰被洋人用炮弹炸瘸掉了,昏死后被人救下来,才活到今天,先祖之灵位旁为其弟之位,下面这些是为清国作战而战死的牌位,因无功御辱,即使受清皇室下表嘉奖,也只能列席一侧,而那些千百年来安居此处无业之祖辈,也因祖上立规,只入族谱,不留牌位,入土安葬足矣,承祖上遗志,陆家之后,少时当勤励自勉,晓忠君报国之理,无论今后做任何事,成与否,都要深记此则,绝不容背民叛国之流;男子行成礼之后,要身配短刀,以砺胆志,祖上曾有训:非常时期,如不得已,要长子外出,少子守家,想必你们应该懂这里面的道理,如若有一天你们两人都出去的话,子飞就是族里的守家之人,好了,现在,按族规,由你们的母亲为你们先配上平安玉,祈求一生平安。”
陆云川陆少郡的妈妈就上前各自为他们戴上一块祈保平安的玉块。
“现在,叩首祭祀先祖,祈求护佑。”
然后陆云川陆少郡叩首,起身,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