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喽啰来报,说肖雄的二弟子王子成伤已好转,但不吃不喝,闹着要绝食。成芳听了,道:“一个恶徒,想死就让他死了好了,早死早投生,留下是个祸害。”王六听了,忙道:“据我所知,这王子成与肖雄、张横等不同。他原本也是个山寨之主,一次偶然与肖雄相遇,发生拼斗,技不如人,败于肖雄之手,才被肖雄收为徒弟。他不像张横、李洪生那般为虎作伥草菅人命,作恶不多,也没有参与杀害武林之人,罪不当死。”唐林道:“王头领说得对,现正是用人之际,王子成功夫不俗,不如劝他归降,做个头领。”孙碧云就对刘尚、夏全明二人道:“既然如此,就依王六、唐林兄弟之言,好好劝导是了。”刘尚点头称善,道:“还是请大头领亲自劝他为好。”孙碧云点了点头。
次日,孙碧云便派刘尚、夏全明代她去凤凰山请冯平,两人领命下山。
且说这凤凰山离衡州府约七八十余里,位于衡州和永州交界之处。据传曾有一只凤凰落入此山,在山上筑巢而得名,至今山中还有一颗大石蛋,传说是凤凰所生,故称凤凰蛋。在凤凰山主峰右侧还有仙船、仙人桥、仙鹤岭等古迹。也传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鹤在天庭蟠桃会上表演时,不小心一只脚爪踏进赤脚大仙的酒杯中,赤脚大仙发怒,将小仙鹤打落凡间落到凤凰山。从此凤凰山就有了很多仙鹤在这里栖息繁衍,后人把仙鹤栖居的山岭称作仙鹤岭。
凤凰山下有一条弯曲狭窄的山道,长达十数余里,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山峡之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一年四季流淌不息。溪中鱼虾、石蛙、小蟹处处可见,山峰之上,猿猴叫声不断。凤凰山主峰中半山腰间有一座凤凰寺,是一座木柱草顶的寺庙。夏全明听说的这冯平,就在这凤凰寺右侧百余丈处,有一座茅棚道观,就是冯平居住之处。
刘尚、夏全明两人赶路来到凤凰山附近,只见群山茫茫,人迹罕至,哪里见有凤凰寺?好不容易遇上一樵夫上山砍柴,夏全明便向樵夫打听凤凰山去处。那樵夫见他两人骑着高头大马,觉得稀奇。凤凰山本是深山老林,很少有人进山,山中虎豹豺狼成群结队,就连本地樵民百姓也只在山口砍柴作息,一些烧香求佛之人也只在初一十五成群结队进出山,其他闲人不敢深入山中,难道这凤凰山有什么宝贝?刘尚以为樵夫没听见,大声道:“请问老乡,凤凰山还有多远?”那樵夫回过神来道:“凤凰山倒是不远了,可那是虎豹聚集之地,你们要是不怕,从此山口一直往前行,到了尽头就是凤凰山了。”
两人谢了樵夫,打马便往山中而行。走到约五六里处,山峡越来越窄,山道两旁树茂林密,不见阳光,骑在马上,不时有树枝拂头,两人只好下马步行。刘尚道:“夏兄,你这位先生,选择这等深山老林之处居住,看来也是个古怪好静的人。”夏全明道:“凡潜心修道之人,不都是选择深山石洞安静之处吗?古代的鬼谷子在终南山修行一辈子、造就孙膑、庞娟一代高徒,还有李耳、孔明等名人都是如此。”两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峡谷尽头。抬头一看,眼前只见巨石高耸,滕树缠绕,却不见道观及寺庙的踪影。
刘尚道:“夏兄,这一路走来,连个草棚也没见着,哪有寺庙道观,是不是你弄错了?”夏全明摇摇头,道:“临别之时,我问过冯先生,是他亲口告诉我的。一个修道之人,岂能打诳语?我们还是上山找找看罢。”
两人看见一条小道直通西山,沿着小道往山上爬,来到半山亭,果然见到一座木结构毛草覆盖的小屋,上前一看,门上写着“凤凰寺”三个大字,四周空无一人。两人进门一看,见只有一个小僧在里面打坐。夏全明上前问讯,小僧也不答话。刘尚见没反应,道:“小师傅,我等特意赶来,只想拜见冯先生,别无他意。”只见小僧起来,呀呀几声,挥手往门外东侧指了指,原来是个哑僧。刘尚、夏全明便从寺庙出来,往小僧所指的方向走了约数十丈远,就见前方有一草棚和一片菜地。一缕青烟从草棚顶上冉冉升起。夏全明道:“这一定是冯先生住的地方了。”两人快步走到草棚前时,只见一个貌似樵夫的汉子,手持一根粗长的硬木棍靠在门前。夏全明便上前问道:“请问这是冯先生居住之处吗?”那汉子不理不睬。夏全明又问了一遍,照旧不理,夏全明只好自行往屋里走去,哪知那汉子一掌推来,把夏全明推了个四肢朝天。刘尚一看,道:“好大的蛮力!”也向那汉子推出一掌。谁知那汉子虽接了刘尚一掌,却不哼不哈,身子丝毫未动。刘尚见此,又是用重力一掌击去,这汉子还是不哼不哈,却反应极快,也推出一掌,双掌相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