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哪能空手而归,只得在凤凰山耗着不走,没日没夜同冯平软磨硬泡,耗了四天,随同冯平走遍了凤風山,也向冯平介绍了东落寨孙碧云等人的许多故事。又见来了一位老僧,老僧交谈一番,得知他与冯平交往不浅,又知前些日也来了两位壮土劝冯平下山。刘尚与夏全眀更是连拉带劝,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说动了冯先生,答应出山东落寨。
原来这冯平并非是从小入道门的道士,其父亲是常宁瑶民起义的领袖人物之一。因起义失败,其父战死,他年幼孤苦,被父亲义弟收留。这位义弟也是一位反元义士,从小就教育冯平反元兴汉。这次刘、夏二位请他下山,他不是不想下山,而是对东落寨的发展实力有疑虑,举棋不定。早些天,龙王寨的二头领曾询奉李成之命邀他下山做龙王寨的军师。冯平与曾询原有一面之交,两人重逢后,通宵长谈无话不说。但曾询邀他下山,却被他一口拒绝。曾询问他何故,冯平毫不隐瞒,说李成不是个成大事的人,与他共事,没有前程,并劝曾询早些离开龙王寨。曾询不解,冯平道:“李成胸怀狭窄,不能容人。他现在用你,因你有一身功夫,能为他冲锋陷阵。以你的才能和武艺,李成绝不是你今后的主人。”曾询道:“先生此言,不是要学生叛主么?”冯平只得摇了摇头,道:“我只能点到为止,到时候自然明白。”曾询无功而返。可笑李成本想请冯平出山相助,不想人没请来,反使一员大将对他心怀疑虑。
真是无独有偶,龙王寨的人落空去了没几天,东落寨的人又来了。冯平对东落寨虽有所闻,听说过孙碧云的种种传闻,只是真假难辨。这几天在与刘、夏二位的交谈中,才晓得孙碧云乃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又发现刘尚不但勇武了得,而且胸有韬略。他很愿意能与这些人共图大事,于是消除了对东落寨的疑虑,决定随刘尚、夏全明下山,投奔东落寨。自此,这个隐居多年的文蹈武略的谋士,踏上了绿林好汉之路。后有人赞曰:
七十二峰凤凰岭,流水潺湲直下峰。
老松翠林土为本,青山成伴云作景。
草庐半闭高人坐,夜读黄卷日耕农。
诚邀出山为谋士,抗元结盟成大功。
四十八寨分三路,扩军屯田灭官兵。
助主纵横千百里,攻占七路府与州。
兵马滚滚弹指间,血光累累意念中。
待到黎民太平时,再回深山修道人。
次日,冯平打点行装,道童收拾一箱书籍,哑巴扛着,五人一路直往东落寨而来。要知冯平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