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败者为寇,永远听命于胜者,任由奴役凌辱,我念在同为血亲的情分上,劝你还是不要意气用事,好好劝劝岳飞,韩世忠,让他们迷途知返,幡然觉悟,甘愿地为我大金做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否则落得尸骨无存的冷凄下场,枉费了他们的旷古之才。”
李吟风越听越气恼,提刀纵身便砍,对于弟弟不知悔改已经忍无可忍,一出手便是毫不容情的狠手,那怕今日势别要将弟弟打得筋断骨裂,无法言语也在所不惜,这是自己对他最关心的疼爱。
心念一动,招发既出,尽展雄浑威猛的气势,势别在心智、身手上悉数压制对方,这已是李吟风与李啸云第三次交手,一次于海州韩世忠帐营之内,当时李啸云蓄意已久,横加报复,妄想毒手加害韩世忠性命,李吟风临危之即被迫出手,总算将其以怨报德的强敌赶跑,那次毕雅涵及时出现,未落惨败;第二次是自己回老家探望已故爹娘的亡魂,李啸云痛恨自己,反目成仇,将自己同为血脉相连的大哥看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处于伤心绝望之间,李吟风输了半招,身心俱丧,差点抱憾离世;而这次,深得岳飞等竭心尽力、一心为国为民之士排除万难,深得受苦受难百姓拥护支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反击强虏,前景一片光明,令自己也仿佛看到了天下一统,普天同庆的太平盛世降至,自己难展报复,未能赴死沙场,宁愿充当安定后方,为前线誓死尽忠的将士们排除内患,免除他们的顾虑,让岳飞等部不被后院之事分心,也生怕中兴大业刚看到一丝成效,因朝政腐败、庸君奸臣沆殛一气,只贪图一时之乐,不以天下百姓安乐为重,动摇了一举收复旧地的决心,这无疑是自毁长城。
既然是为国为民伸张侠义正道,李吟风挺身而出,刀法纵横捭阖,仿佛整个人化作万兽之王,呼啸河山。每次遭临生死大难之后,李吟风的功力就增俱一层,所在刀法、内功、拳脚上的造诣就更高层楼,所在武学上的心得领悟就更豁朗些。
一出手劲如飓风奔雷,皆是精妙无比、淳厚深湛的绝招,力道狠烈,运练纯熟,恍如天地之间无不能皆达的风一样,无形无影,力压对手。
李啸云冷哼一声,身手也几乎在大哥朝着他砍去的同时动起来,对于他的脾气性情知根知底,就连他所施展的刀法也了如指掌,就像他本人一样勇往无匹,刚劲凌厉,毫无回旋折中的余地,无论他功力再深厚,在武学上造诣经得数位绝世高手点拨感化,李吟风的性格冲动易怒,单这一点就已经让李啸云不觉有什么惊奇的了。
全身虽被李吟风的猎猎劲风尽罩全身,稍有迟滞就会被刀风砍伤,皮开肉绽,血溅横飞,看来李吟风今日势别要将自己打得动弹不得,令李啸云彻底屈软臣服,然而一人无论他武功绝伦,如遇事不沉稳冷静,直欲一举成事,往往适得其反,欲速不达,急功好利只会暴露更多破绽。
李吟风就算将手中的刀使得密不透风,没有一招半式能伤到对方,也是枉费心机,消磨气力而已,原本是打算存心令李啸云心里有种畏惧,尽早悬崖勒马,就因为他为人优柔寡断,不及同为兄弟的李啸云做事果决狠辣,总留有余地,反而促使这位弟弟已经不再是所熟悉亲切的李啸云了,朝着李吟风奇快地连刺三剑,专找常人意料不到,防备难及的方位攻出,剑气凌厉,狠毒异常。
“好快的剑法,劲力沉浑阴毒,绵柔相济,以此补拙,我虽招式精妙绝伦,却没有一招是实用的,那我该如何招架?”李吟风在暗运内息,手上丝毫不敢停歇,心里不住地暗忖着,已然既得当年青衣衣钵,精纯熟练,而每一招也深得要旨,一招出,千变万化,却总是于心难忍伤弟弟一丝一发,妄想他能从自己的招式中看出自己一片良心用苦。
李啸云聪颖过人,他性情却是怪异刁邪,纵然看出大哥每招每式蕴含的苦劝浪子回头,也纵然心高气傲地熟视无睹,试想自己受尽苦难,为的就是要这个残酷丑恶的大宋彻底痛苦,愿望实现近在咫尺,骨肉相亲的大哥却屡次作对阻扰,妄想将所做的一切都化作乌有。看准李吟风所施招式间的破绽空门,冷静地刺出几剑,虽不致命,却也化解了自身险困。
李吟风赫然惊色,无论自己如何凶悍凌厉,将李啸云整个人都尽罩于自己的刀风之下,他总能出人意料地加以反击,所使再精妙绝伦的刀法也被他轻轻巧巧地破解了,心里凌然,如是一味贸然使招,不出几个回合,反被气势稍弱的弟弟占尽上风,甚至会被反制,危及性命。
以一招“风且云住”化去了阴毒绵柔的剑气,不由庆幸之余,似乎盘算着如何能让弟弟回心转意,脑中想起青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