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去,那又是一个劳累活,稍一耽搁当天就搬不完,放在山上心里又惦念着。所以,大家最想抽到的顺序都是十二三号,不急不慢,刚刚好。我家里照常是我去抓阄抽签,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每次总是抽在七八号左右。这是一个尴尬的排序,对家里有劳力的人来说,这是最佳顺序,刚刚收拾好就来过秤了,过秤后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慢悠悠地将柴火往家里搬。我家则不同,父亲平常不在家,除了母亲,家里都是些老人、小孩,等我们把砍伐下来的大树收拾好,往往过秤到了十四五号。这个时候,除非后面有轮空的号码,他们才会往回走补秤先前轮空的号。母亲这个时候是最着急的,但也拉不下脸来去再三请求过秤的人。父亲在家时经常说,要遵守大家约定俗称的规矩,不能因为自己方便而钻空子,母亲也是个文化人,虽然下放之后就留在了农田里,没有再返回课堂继续当民办老师,但规矩意识却与日弥坚。
这个时候,无所事事的我则会跑到过秤的地方,一家一家地跟过去看热闹。每次尚华叔看到我过来了,那紧绷的脸便有些松动,似有心无心地问,老懂,明德老师回来了没?如果我回答说回来了,今天正好星期天呢,你不知道吗?他便继续低下头,一声不吭地与那伙人一起过秤。如果我回答说没有,他在上课呢,哪有时间。他便会在秤完这家的时候说,你们看明德老师家已经轮空这么久了,明德老师不在家,都在为读书娃忙碌着,他们家劳动力不足,不先过秤的话,柴火又要扔山上过夜了。于是,其他人也附和着,是啊,是啊,明德老师为了我们大伙的读书娃,我们也得出份力。于是,过秤的人便不请自来地返回到我家堆放树木的地方,手脚麻利的一次过秤完。本来轮到过秤的人家,一看过秤的人抛下他家不管,嘴上正要说些愤懑不平的话语,一打听说是明德老师家柴火收拾好了,先给他家过秤完马上就过来时,脸上的不快马上就消失不见,说,是去明德老师家啊过秤啊,明德老师没回来,那是应该的,咱再等十几分钟就是,没什么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