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那山,那事,那人 > (第九章)

(第九章)

一抹笑意,堵什么堵,不用堵,看到大家不解的目光,尚华叔才把下半句话说了出来,把整个底涵盖住,弄个厚厚的铁锅把整个底涵倒扣起来,铁锅在水压下会深深地压进泥土里,一滴水都进不了。当然这不是长久之计,铁锅生锈烂掉后就没有作用了,不过只要撑过这大半年就没事,冬天我们就可以好好地整修一下这个水库了,已经很多年没有放光水库的水了,肯定有不少大鱼。

当天下午,尚华叔就和另外三个青年带着一个厚厚的铁锅潜到了水底,合力把那口铁锅倒扣在了底涵处。底涵的漏水渐渐变小,第二天便一滴水也没有了。那一年,那场暴雨过后,天空便再也没有升腾起乌云,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干旱的一年,村里的池塘全部干涸见底,连那条蜿蜒的小河也向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展露了真实的河底世界。不过,那一年的收成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水库里的水碧蓝碧蓝的,虽然一天天变淡变黄,最后变成了黄泥巴,露出了倒扣在水底的那口铁锅,像是一个硕大的乌龟壳,锈迹斑斑的,却在暖洋洋的冬日阳光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我们这班小伙伴第一次冲进了这个幽深的水库,在只能淹没裤腰带的泥水里大呼小叫,追逐着大鱼小虾。

其他村庄这一年几乎颗粒无收,我们村却过了个让人羡慕的丰收年,稻田里的谷穗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分外刺眼,整修一新的水库更加幽深诱人,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几百斤鱼,或是油炸做美食,或是晾晒成干鱼做年货,或是弄去卢镇出售换钞票,老老少少都欢天喜地。水库里那条200多斤的大鱼送给了尚华叔,这是大家对他最朴实的感激。虽然,尚华叔在村里与大家并不怎么融洽,很多时候大家还在心里暗暗诅咒他,但恩是恩,恨是恨,村里人区分得很清楚,也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其实,我早就发现了,村里不管是谁家举办婚宴酒席,尚华叔和我父亲都是必请的贵客。我父亲是村里第一个老师,家家户户都有他的学生,村里人读书不多,对知识的敬仰和渴望却与生俱来,烙刻在了灵魂和血脉里。尚华叔则因为他临危之际地猛然出手,是再生父母,没有谁会在婚宴酒席这种大事上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叶飞叶落,岁月悠悠,家乡的小河逐渐干涸,水库也变成了高楼大厦。尚华叔的水性,连同他毁誉参半的名声也渐渐沉寂,村里的老人一个个远离了这个古老的村庄,要么消散成了昨日的深邃时光,要么跟随儿女去了遥远的异乡颐养天年。

我是再也没有见过尚华叔了,听他女儿说,尚华叔跟随他儿子去了西北,去了到处是一片干涸土地,再也找不到河流、池塘、水库的戈壁沙漠上的一座小城。因为尚华叔的儿子是一名戍卫边疆的军官,千里关山度若飞,痴儿无暇返家乡。我不知道,一年到头看不见青山绿水的尚华叔,是否还会时时想起江南的水乡,想起他双手伸进的那些并不圆鼓的荷包,想起他海阔凭鱼跃的优美身姿,还有溺水孩子们睁开茫然双眼时父母亲在他面前下跪磕头的带泪笑脸。再后来,听说尚华叔就终老在了那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里,如那年的大干旱一样,化作了一条干扁的咸鱼,默默怀想无边海洋的碧波荡漾。

我想,时不时从尚华叔歇息身畔走过的,除了漫天的黄沙,还会有不屈的儿郎,紧握钢枪,会像他年轻的时候一样,动如脱兔、势若猛虎、快如闪电,该出手时就出手,让我们能够在水乡旖旎和繁华热闹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四、旱狗

旱狗,大名明大利,比我大八岁,是我的本家叔叔。旱狗这个人,在村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但知道他大名叫明大利的着实没几个。

旱狗出生那年村里大旱,黄历上说,十龙治水天下大旱。那一年,村里的所有庄稼全部绝收,连最耐旱的高粱也颗粒无收,最后山上的松树死了一大半,房前屋后的竹子也全部开了花。雪白雪白的,像是寒冬腊月漫天飞舞的雪花,白得刺眼。老人们纷纷感叹,竹子开花破户败家,竹子开花赶紧搬家。古语虽然这么说,村里人却要好好感谢那些开花的竹子,竹子虽开了花,大家却无处可搬家。于是,大家纷纷把饥饿的双眼投向了竹子丛中的小白花,小心地把那一串串像是谷穗一样的竹米采摘下来,煮成稀饭,分外清香。村里人靠着房前屋后和漫山遍野的竹子,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

大旱之下,村里发生了两件大事,都与生死相关。一件是阿英婆喝农药自杀身亡。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开了花,阿英婆大声唠叨着,竹子都活不了了,人更是无法活,我先走了,你们慢慢挣扎吧,有时间我再回来看你们。阿英婆张着没有一颗牙齿乌洞洞的嘴巴,说了一番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