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适。和液得修,形神靡错。感应思积,则魂魄不滞。理合其分,气甄其适,乃可形精不枯。宅不可废也。若使精神疲于往反,津液劳于出入,则形当日凋,神亦枯落,岁减其始,月亏其昔矣。宜便妙访,求其长易之益。”西王母曰:“子心至矣!吾昔先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太帝君见遗以要言,汝愿闻之邪?于是口告盈以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盈拜受所言,稽首而立”。又告盈曰:“夫金珰者,上清之华盖,阴景之内真,玉佩者,太上之隐玄,洞飞之宝章。得其道者,皆上陟霄霞,登遨太极,寝晏高空,游行紫虚也。向说元始天王、太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书》,玉佩金珰之文章也。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法,惟令授诸司命。子玉札玄挺,录字刊金,黄映内曜,素书上清,似当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矣。此道后别当付于子也。然不先闻明堂玄真之道,亦无由得《太霄隐书》也。
茅盈祖师得到西王母真传之后,于是辞师回家。自己说是在恒山北谷学儒俗之业,当时年龄有49岁了。茅君学道归来之后,父母都还尚在,见到茅盈回来,怒道:“你这个不孝子,不在家供养双亲,一心痴迷妖妄邪术,浪荡四方,真是荒唐!”说着,举起拐杖就要打。茅盈赶忙跪下,叩头谢罪道:“并非孩儿不孝,只是此身受天命,应当得道,故此才离家入山,世事难以两全,虽然未能在双亲身边晨昏定省,但是仰仗道力,却能使父母长寿康健,家门平安。孩儿学道已成,不可鞭打,此事非小,恐有意外发生。”
茅盈父亲听见儿子这么说,怒不可抑,举起拐杖就打,但见那杖打在茅盈身上,顿时断为数十截,如箭一般激射而出,射进墙壁柱子里面,应声而穿。茅父见状大惊,茅盈道:“刚刚向父亲禀告过,就是担心这种情况,任何东西打在我身上,都会有损毁。”茅父道:“你说你已经得道,那可以起死回生吗?”茅盈答道:”若是死的人作恶多端,罪孽深重,那就不可以复生;若是横遭劫难,短命夭折之人,我就可令他死而复生。”茅父听见这么说,便说出左近已死者的姓名,问茅盈谁可以复生。茅盈便施法召来社公相问,茅父只听得中庭有人声应对,但却看不到人影。茅盈问道:“此村中已死去的诸人,有谁够资格死而复生?”众人皆听得社公答道:”某某可起。”茅盈便道:“那你便快去办理相关事宜,随后我便命人开棺掘尸。”到了晚上,社公回来答话:“事情已经办好了,这就可以掘墓发棺了。”于是茅盈将事情前后告诉死者家人,将坟墓挖开,看那死者,只见死者双目睁开,身体已能活动,就是还不能说话,大家赶忙将他抬出,送回家中休养,三日后,已经能够坐起身,言语如常了。如此,茅盈一共救活了数十人,这些人都活了十年才又死去。
茅盈有两个弟弟,二弟名固字季伟,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弟名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两位弟弟将要上任之时,乡里亲友数百人一齐来送行,相聚欢宴,茅盈也在场,他对在座的人说道:“我虽然没有做二千石之官,但也当有神灵之职,三月十八日那天,我便要去上任,各位能来送我吗?”在座众人都相互点头道:“茅君得道为仙官,我们一定会来相送。”茅盈又道:“承诸位厚意,感激不尽,到那日,各位只要来了就好,千万不要再带礼物,我自有馈赠与大家。”到了那日,茅家门前数顷之地忽然自动变得平整洁净,寸草皆无,又有青缣帐幄,忽然出现,下面铺以白毡数重,可以容纳数千人之多。远近村民都被这一奇观惊动,顿时四下传开,来送行的人多不可数,数倍于前日送茅盈弟弟之时。
等到宾客都到齐了,茅盈也如常人一样,言笑招呼。众人虽然不见有人奔走整治,但却见金盘玉杯,自动便到面前,各种奇肴异果,美酒珍馔,从所未见,无人叫得出名字,仙乐飘飘,声动天地。众人见此情形,无不豫乐欢畅,人人醉饱。第二日,迎接茅盈的仙官来到,文官则朱衣紫带,有数百人,武官则甲兵旌旗,器仗耀日,有千余人之多。茅盈便与父母宗亲辞别,登上羽盖车而去,麾幢幡葢,旌节旄钺,有如帝王一般。众仙官所乘之车,都由龙虎麒麟、白鹤狮子所驾,种种奇兽异禽,闻所未闻,飞鸟数万,翔覆其上,流云彩霞,环绕左右。迎接队伍离开十余里之后,忽然之间,全部消失不见,众人见状,莫不感慨叹息。
后来,茅盈的两个弟弟年老体衰,到七八十岁了,便弃官委家,汉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南下找到茅盈。茅盈教他们修炼,却老还童,两人便在茅山洞中修炼,历经四十余年,也得道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