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自己吧!”
文定道:“在下柳文定,来自江夏镇源生当铺。”
“源生当铺?刘选福!”
人的名树的影,一说起江夏镇源生当铺这几个字,即刻让知道内情的同行联想起了刘老的威名。
那西安四大当铺的朝奉面面相觑,无不捕捉到彼此眼中的那一丝怯意,担心的试探着问道:“难道刘选福老朝奉也来了?”
“家师已于半岁之前退隐田园,从此不再理会生意上的往来,这次是在下独自前来。”
文定此言一出,对方那四位朝奉的心中顿时轻松一大截。对刘选福那类登峰造极的老朝奉,早在十年前便已经成为了业内的权威,同行中人心中自然是忌惮的很,可对于眼前这位自称是他徒弟的文定,则完全又变成了另一种情形。
一来名不见经传的文定究竟是不是刘老的传人,眼前只是他一面之词,真与假尚未可知;再则即便确实如他说,他乃是货真价实的刘老传人,四位朝奉也深信,凭着自己这几人在当铺行当数十年的跌爬滚打,怎么也不至于会输给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
存有这种共识之后,四人决定先声夺人,将齐老板随身带来的那幅“秋山问道图”平铺于桌面之上展现开来。两旁助威的上百位商人争相站立了起来,都想亲眼目睹这引发了轩然大波的巨然名画。
这乃是一幅绢本画轴,在我朝之前,宣纸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用宣纸作画尚未形成风气,绢本画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这幅画卷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果有巨然山水之烟岚气象。
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之境;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深谷;坡岸透迄,有树木堰仰,碎石临流,蒲草迎风。令人幽情思远,如睹异境。
对方朝奉自信满满的道:“齐老板所保有的这幅秋山问道图,淡墨长披麻被,层层深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被,留白,苔点飞落。用笔草草,近视之而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集然,整幅画面气势空灵,兼又生机流荡。经我四人反覆比对,绝对是巨然大师的真迹。”
另一位则轻蔑的笑道:“只怕尊驾手中的这幅画,乃是自专诸巷、桃花坞流传出来的吧!”
此二处皆是苏州城中工匠聚集之街道,也是苏州画主要的汇聚地。
挑衅之言一经说出,立即引发两帮助阵之人,或声讨,或支援,一阵筛锣擂鼓似的喊叫,进而互相攻击。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这扬州知府可是他们这班盐商的衣食父母,在贾大人面前,汪某人与齐某人不得不有所顾及。而这种喧闹的场景实在让自己很是被动,于是乎不约而同的,二人转身安抚下自己身后的亲友。
原本气定神闲的文定在仔细观察过桌面上的那幅秋山问道图后,整个人如同定住了一般,震惊、不解、不祥的情绪纷纷涌上心头。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他们的画竟会与汪老板那张一般无二?不论是笔画,还是所采选的颜料,又或是所用的绢本,竟然和自己几日前所见过的丝毫不差。
文定心下惊愕不已,看来此事的严重远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那般简单。偏偏眼前已经是骑虎难下,一旦有所闪失,非但是汪老板要蒙受不小的损失,自家铺子的招牌也会随之蒙羞。
第五章不辱使命
文定惊诧的表情,让对方的四位更是信心倍增,调侃道:“诸位,刘老朝奉的弟子到底还是有些本领,一经见到齐老板所持有的真迹,便分辨出了真伪,那张假画索性就不必拿出来现眼了。”
“这就对了嘛!如此一来,愿赌服输,也不失为一信人。”似乎已经是胜券在握,那些个西商无不是喜笑颜开,得意之色表露无遗,气势上完全将对方给压了下去。
在对方肆无忌惮的嘲弄中,文定将他们带来的那幅秋山问道图展现开来。初时对方阵营依旧是不屑一顾,好些人连瞧也懒得瞧上一眼,然而随着周围的声音渐渐地由嗤笑一个一个变成惊呼,那些喧闹的西商们终于全部停止了轻蔑的表情,感到了事情的诡秘。
他们之中有的睁大了双眼,紧闭着嘴唇,摇头晃脑,百思不得其解;更多的则是张大了嘴,呆若木鸡,弄不明白这里面的奥妙。
世间上竟然有这般蹊跷之事,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两幅画都是维妙维肖,只怕是巨然和尚复生,亦只能是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