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假孔祥林,才是对方为他准备下的主角。kunlunoils.com
当日那车夫,巧遇的孔府家人以及后来抓上来主动承认错误的村民,全都是特意做给自己看的一场戏,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确信无疑,跟随着他们的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究竟是谁对自己有这般大的仇恨,又能对自己是如此的了解呢!
虽然说做买卖总难免会得罪人,可不至于结下如此大的深仇大恨呀!废这么大的心思仅仅只是让文定落难,对方并无丝毫所获,布局所需的费用算起来也定是不少,这不像是生意人的所作所为。可除开了生意场上的针锋相对,文定真不知自己在何处招惹过这么阴狠的仇家,费尽思量也琢磨不出设局之人究竟是谁。
这件私开矿场的案子可说是铁证如山,案犯本人也供认不讳,论起来判刑定罪该是十分简单明了之事,然而正是这件清晰明白的案件,却让荆州知府最近一段日子头痛的紧,整夜整夜不能入眠。
私掘矿山可是项大罪,财产充公不说,至少还得外加十年牢狱之刑。可自从那次文定在堂上晕过去后,案子就这么一日一日的往后拖,足足过去了一月有余,知府大人那儿依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既不说判又不说放,叫人好费思量。
知府内宅书房的书案上各种案宗书卷垒的高高,许大人面前却额外空出块地方来,端端正正摆放着两份名帖,一份是一个月前敬远侯府送来的侯爷名帖,一份则是今晨刚刚从南京快马加鞭送到的。
自从收到敬远侯的名帖后,知府许大人惶恐不安,料想此案人犯非比寻常,立即着人去打探文定的底细。荆州城里不乏认识文定之人,用不了一日便探听到文定与南京翰林院严惟中是故交。
这一下许知府兴奋的仿佛拣到珠宝一般,也没去经过文定,自委了两名下人日夜兼程赶到南京,带去了他一封亲笔信,上面将文定所背负的案情大致的向严惟中交代了一遍,里面多是些为文定抱屈之辞。
按说严惟中仅仅乃是翰林院一名普通的侍读,身份地位与敬远侯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为何知府有了侯爷的关照后,还会在意他的意向呢!这里面还有一则缘故。
一直便郁郁不得志的严惟中,此次复仕之后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道,原本萧瑟的仕途竟变的畅通起来。话说当今圣上十分喜爱文才,又极是崇尚黄老之道,严惟中一篇辞藻华美的“青词”让圣上看到后大为赞赏,好些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称许于他一时间朝野震动,谁都知道这位严翰林飞黄腾达的日子不再久远。
青词乃是道教斋酿时奏报上苍的文章,严惟中因青词得当今圣上赏识后,为人戏称为青词翰林。如此有潜力的翰林官员,许知府平时想巴结都找不到门道,遇上这般好的机会如何肯放过,可真等到了这封期望以久的回信,许大人却又作难起来。
衙门里的刑名师爷一边奉上了杯茶水,一边问道:“大人,卑职瞧着您这几日愁眉不展的,究竟有何烦心之事呀?”
“本官还能是为了何事,还不是为了那宗叫人头痛的案子。”
“敬远侯爷与严翰林的态度不是都十分明确吗?大人若是能将此事办的稳妥,有了这一文一武两位大人的照顾,日后准保是官运亨通,前途无量呀!小的还指望跟随着大人,来日水涨船高窥得更大的前程呢!”
“许某若有那一日,师爷自是富贵可期。”许知府皱眉道:“只是这案子铁证如山,叫本官如何能使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大人原来是为此事作难呀?”师爷捋了捋胡须含笑不语。
许知府欣喜的道:“哦,师爷有良计以授,那可就是解决了本官的大难题,过后本官定当重谢。”
别看一个刑名师爷没什么官衔品级,不过是各级官员聘请的幕僚而已,可论起大明律法,他们却要比那些高堂在座的官爷们熟识许多。若是有了一个好的师爷,大人可以做的安闲自在;反之,若是那些衙门里的二爷不合作,官老爷的日子过的也是十分艰难。
那些熟悉衙门里门道的人都知道,案件的审判关键不在老爷,而是执笔在手的刑名师爷。只要你过了师爷那一关,凡事便有的商量,如果没打通师爷那一关,往往就会平添许多的麻烦。
“良计倒是不敢,这些年在衙门里当差供事,卑职只是粗略有些体会。”
“快讲,快讲。”
“卑职以为,但凡这种无有苦主的案件还是往小处处置的好,案子越是在下面州县,越是不容易叫人瞧出端倪来。若是放在大人这里处置,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