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与烟柱,两千步外那十个小屋子般大的土墩刹那间土崩瓦解,扬起漫天尘土。空气里弥漫开刺鼻的火药味,原先摆放土墩的地面上露出了十个大坑,四周一摊狼籍草木焦枯。
意料之中的掌声和喝彩在迟延了须臾后轰然响起。这迟延,是因为人们需要先从眼前的震撼景象中回过神来。无疑如此的反应,对裘火晟而言远胜于劈里啪啦的掌声和忘情的喝彩,要来得更为风光更为真实。
于是观礼台上下的官员们纷纷向晋王殿下和唐胤伯、黄炜祝贺,人人仿佛都预见到了此次平叛大战的胜利。
晋王还是淡淡地笑着。裴潜看不出,这家伙是否已从菡叶口中获悉了有人行刺的情报。他不知道石中剑等人动手的具体时间,但刺杀行动随时都可能展开。
接下来裘火晟又指挥试射两千两百步外的目标,结果十发八中,有两颗云中雷稍稍偏斜,但强大的冲击波仍削去了土墩的一角。
众人仍是看得惊心动魄目不转睛,却没有察觉有一伙儿陌生人,穿着各色官服与军装,甚至还有绣衣使的装束,悄悄地混入了台下的人群里,默不作声地关注着试射。只是他们的目光时不时会飘向观礼台上的晋王。
最后一个项目是两千五百步的试射。在向炮管上浇淋凉水让温度冷却下来后,云中雷被装填完毕,裘火晟一声令下神武大炮再次怒吼。
“砰!”浓烟滚滚,五个土墩被当场轰碎,有三个炸开大半,还有两颗云中雷偏离目标,没能炸到土墩。
然而就在神武大炮发出轰鸣的一霎,从观礼台两侧的人群里,从更外围的守卫中,猛然跃出三十余条人影。他们从衣衫里掣出暗藏的穿云弩,清脆的机弦响动,数以百计的淬毒弩箭闪着蓝汪汪的寒光如雨幕般涌向观礼台。
人们习惯性的欢呼声陡然化作了惊叫,却被神武大炮的轰鸣淹没。
“来了,终于开始了。”同一时刻,竟有好几个人在心里默默念道。
“噗噗噗!”观礼台前排就座的达官显贵和高级将领在箭雨前首当其冲。转眼之间很多人中箭倒下,跟着后排也进入了射程,更多的人倒了下去。
“呼——”晋王展开手中的玉扇,将攒射而至的弩箭一一拨开,甚至无需身后的菡叶和易司马襄助,已安然挺过第一轮的弩箭攻击。
在他身边的黄柏涛、唐胤伯等人亦是面不改色,显示出身经百战的名将风姿,或用手接或用掌拍,亦将射来的弩箭尽数挡下。
而那些刺客在发射出第一波穿云弩后,立即分成三拨。一拨更换弩匣继续射击,一拨冲向观礼台下方的神武大炮,抢夺云中雷。剩余一拨则由古剑潭四大佬之一的石中剑和血衣卫统领袁铁砂率领,一共十四人扑向晋王。
混战登时在各个地方展开。更换了弩匣的刺客很快就受到了周围护卫与威山营官兵以及绣衣使的猛烈攻击。他们的修为在三拨人里属于最弱的一档,依靠不停地发射弩箭,一边掩护同伴一边迫退冲来的敌军。
冲向神武大炮的刺客由高中生和血衣卫的两位队长带领,褚灵肇也在其中。他们如一阵狂飙席卷过来,杀散试炮手就要抢夺云中雷。
但周围的官军反应也不满,尤其是裘火晟大声呼吼身先士卒,双手掷出一颗颗自制的“火霹雳”,瞬间炸死两名刺客。
一名刺客奋勇争先,抢到一颗云中雷用地上未熄灭的火把点燃,往西面冲过来的人群里扔去。“轰——”硝烟弥漫,应声倒下二十多人。
可是在他准备点燃第二颗云中雷的时候,一阵箭雨穿体而过。他的身子摇了摇,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回过神来的试炮手联合着赶来的援兵,与高中生等人短兵相接,再不给他们抢夺云中雷的空隙。
战事最激烈也最关键的地方,仍在观礼台上。石中剑是第一个掠上观礼台的古剑潭高手。他六十余岁须发雪白,婴儿般红润的脸膛上充满杀气,先是大袖一挥激射出一蓬寒星直取晋王面门,继而“抱石仙剑”厚重的锋刃“呜呜”颤鸣,以雷霆万钧之势劈向对方的胸膛。
“啪!”晋王的背后蓦地飘飞出一束袖影,将漫天寒芒涤荡一空,易司马出手了。
菡叶掣出的是一柄拂尘,尘丝闪耀着洁白无瑕的光芒,竟似用传说中的雪玛瑙炼制而成,如白云出岫飞卷向抱石仙剑。
说来也怪,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