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黎之明一 > 第八回杨氏无敌太极拳 沙济富察小阎寿

第八回杨氏无敌太极拳 沙济富察小阎寿

,四个头拜鬼”一说,但满人没有。

满人叩拜礼的规矩是晚辈对父母、父辈尊长或主人施“一拜三叩”礼;对爷爷、奶奶或爷辈尊长,施“二拜六叩”礼;在祭神、祭族和见皇帝时用“三拜九叩”大礼。

阎寿此刻施的“一拜四叩”,一般是在过大年时,小孩见尊长讨压祟钱时用的。

“贤侄,你如此‘拾礼儿’,似有所讨?”刘庭方笑着来到阎寿面前。

阎寿起身,顺势将插在地上的宝剑拨出,还剑于腰鞘,复扣腰带。一气呵成,很是利索。

接着,阎寿挽起刘庭方胳膊,似小辈撒娇一般,“世伯,寿儿来盐山确有事相求。”

“进府再说。”刘庭方由阎寿搀扶,回了府。

刘健紧跟在后。

刘平、刘安、刘福三人则迎接阎寿带来的一众小厮书童、侍从护卫、马夫轿夫、使女家奴等等,安排轿存轿房、马进马棚、礼存库房、人入客房。当然,礼品入库前要在中堂的主客面前过一遍。

闲杂琐事,不提也罢。

刘庭方把阎寿让到刘府二进院的清倾堂中,分宾主落座后,刘庭方问道:“贤侄,令尊身体可好?”

“伯父,家父身体甚好。寿儿来盐山前两天,家父去西山狩猎,还猎了头黑瞎子呢。”阎寿拱手答道。

“亲家的纵马驰箭,那可是百步穿杨;马上功夫,更是世人难敌啊。哈哈。”刘庭方赞笑一番。

“伯父,这是小侄此番前来,家父备的礼单,请伯父笑纳。”阎寿见仆从抬着一箱箱礼品入堂,递上大红折子。

“亲家太客气啦。”刘庭方翻看着礼单问,“贤侄这一路,安稳否?”

“伯父,寿儿不是吹牛,路上只要不遇上长随爷,怕是没人能敌得过寿儿。”阎寿笑着说。

“阎公子过誉。”刘健抱拳。

“下去吧。”刘庭方放下礼单,向门口众仆摆了下手。

管事刘平忙指挥人抬出礼品,领众仆到隔壁帐房赏。不提。

“贤侄见敏儿了么?”刘庭方呷了口茶。

“伯父,月前小侄去锦大哥府上拜会,见到了敏哥。”阎寿答,“早前敏哥访阎府时,我未在府中。”

阎寿提到的锦大哥便是刘庭方的长子刘文锦。

刘文锦官拜通政使司副使,品等为正四品。是通政使司罗惇衍大人的从官,职责是辅佐罗大人审阅、校阅题本,辖下有参议等从官。刘文锦住在京城刘家老宅,离阎府相距两个胡弄,甚近。

刘府老幺刘文敏大婚不久,携新妻去京城游玩,便住在大哥刘文锦府上。

“谢谢长随爷。”阎寿很客气地向为他捧茶的刘健拱了拱手。

“阎公子,客气了。”刘建抱拳还礼,立于老爷椅侧。

刘府议事的清倾堂比刘培生家的中堂宽敞了许多,但家俱布局大同小异。

进堂屋正对的北墙上,同样是匾、画、联组合;其下也是一张案几;案几前也是两椅夹一几;只是堂中过道两边多了二对椅几组合。

不过刘府的物件可比阎家的文化了许多。

首先,堂匾隶书“清倾堂”三个字是乾隆年间谥号“文正”的刘而钝大人所书;砥砺前行的上山虎水墨中堂画是道光年间谥号“文恭”的刘伩芳大人的画作;浓墨草书“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对联则是嘉庆年间谥号“文清”的刘石庵大人手书。

上述三位刘大人,皆是刘庭方的刘氏前辈先祖,刘门荣耀可见一斑。

然而,中堂最尊贵的,还不是匾、画、联,而是其下的那张大条案。

中堂条案宽七十寸,高、纵皆三十寸。通体由紫檀木制成,造型方正,工艺精致,浑厚凝重,装饰简洁。

案面光素,下为素牙板,四腿混面双边线,两侧腿间安委角方格枨,下有托泥。此样式在大清难得一见,因为这是典型的前朝明代家俱样式。

而此案几的尊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是明代制作,更在于它的制作者,乃明朝庙号熹宗的朱由校皇帝。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由当今皇上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亲赐。

“伯父,此条案就是原宗人府展堂里的那张吧?”阎寿笑着问,“小时候我见过。”

“正是。贤侄若喜欢,差人给送到府上就是。”刘庭方也笑着说。

“伯父,那可万万使不得。”阎寿连忙摆手,他知道刘老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