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得报荀彧病故,叹曰:“惜哉!”
操大军至濡须口安营扎寨,操行军议,问曰:“濡须口守将何人也?”
王朗曰:“公孙阳也。”
王朗与江东虞翻时有书信往来,遂征讨江东,非王朗不可。
操又问曰:“名不见经传,是何来历?”
朗曰:“此人无名之辈,只因娶了孙权堂姐,遂被重用。”
操笑曰:“与公孙康可有渊源?”
朗不知答。
江东公孙氏尚无经传。
民间评书却有一人,东汉开国功臣,乃是刘秀大将,号金锤大将,名正好是公孙阳。
两国交战,以此释放政治信号。
曹操思索。
权一诈,江东孙氏与辽东公孙氏有联姻结盟。
权二喻,操王莽也,篡汉国贼。
权三意,猜语也,公孙阳抹掉孙,便是公阳,谐音公羊。
汉武帝时,董仲舒撰《公羊传》,此著为大一统说,皇权至上。
孙权喻曰:孙氏灭,汉一统。
曹操哪敢诛灭孙吴,养寇自重,使人心归附曹魏少则十载,多则四五十载也。
操想通其中关节,心中暗叹孙权有勇有谋也。
操送孙权赤壁之胜,权也还之,送上公孙阳,有此功劳,必然称公。
操曰:“何人替寡人擒之?”
禇上前曰:“末将愿为主公擒之。”
操摇头。
曹仁抱拳曰:“末将愿为丞相擒之。”
操笑曰:“善。”
操发令使曹仁为主力攻打公孙阳。
仁领命,下去点兵。
三日后,仁攻破濡须口西营,擒西营都督公孙阳。
权闻讯,整兵马六七万亲至濡须口与操对峙。
这日,孙权乘舟往曹军水营附近巡察军情,士兵报操。
操上船头探看,观十余息,问王朗曰:“此人便是孙权?”
朗曰:“正是。”
操观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操兵虽多,却不习水战,权虽兵少,却能据险而守。
两军交战数月,相持不下。
将领有斩获战功者,按功封赏。
这日,权笺操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注曰:见好便收,若是一意孤行,必然事得其反。
随笺附书信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不久,春水磅礴,江水上涨。
操叹曰:“权不欺孤也。”
遂班师回朝,留张辽、乐进守合肥。
同年五月(公元213年),复《禹贡》九州。帝录曹操擒孙吴大将公孙阳功劳,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魏国拥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不久,曹操向帝献女儿三人入宫,不久被帝拜贵人。
操又犯头风疾,休养三月方复。
注曰:其一魏、蜀、吴皆有方士,战前皆要卜卦,预测敌将身体情况。孙权也令人替曹操占卜。其二操擒东吴大将,论功授公,若是江水上涨,受困战败,必然无法称公。遂有权笺书去操之事也。
操养病时,常以孙子曹叡携带左右,言传身教。
操与人曰:“今有叡,吾曹氏可传三代。”
后也应曹操之言,叡传芳,芳不敌司马昭,被司马家篡位,实传三代。
公元215年,刘备夺刘璋益州,权叫备归还荆州,备虚以委蛇。
权只好叫吕蒙袭取。
备提兵讨要,权派鲁肃谈判,这时操又兴兵讨伐张鲁,夺取汉中。
鲁不敌操,败走。
操令人招降,鲁投操,操尽得汉中。
备见此,只好向孙权妥协,与权平分荆南四郡。
次年,操称魏王,治内政。
操问诩曰:“孤欲立太子,不知选谁?”
诩曰:“魏王不见刘景升事乎。”
不久,操立曹丕为魏太子。
公元217年,操又亲征孙权,攻破濡须口。
权派徐详请降,操同意,班师回。
公元218年,操主力撤出汉中,留夏侯渊镇守汉中。
备亲征,以黄忠、魏延为大将,法正为军师。
黄忠杀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