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汉末三国志2023 > 第76章 司马懿传一

第76章 司马懿传一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

父司马防,母不详。

防生八子,史称司马八达,懿是老二,长兄司马朗。

司马懿生公元179年,逝公元251年,享年七十三。

少时拜师于名士胡昭(昭字孔明)。

史传曰:同郡周生,与懿不睦,绑到崤山渑池欲杀之。

昭跪求,周生心软放司马懿生路。

公元201年,立冠不久 ,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时操正任司空,闻司马懿名声,派人征辟府中任职。

懿拒曰:患有风痹之疾,起居不易,无法就任。

操不信,使人夜探,懿假作风痹,躺椅上不动。

探使回操,操只好作罢。

注曰:古人只要将周易读通,就能算到自己和别人命运,非常的奇妙。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三顾终见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思想,史称隆中对。

名又曰草庐对,备将亮之言抄写成书,暗送曹操。

曹操阅后,大为感概。

操叹曰:“ 卧龙之才,非冢虎不可敌也。”

遂操任命司马懿为上计掾,使人将司马懿绑来。

司马懿不敢抗逆,只好就任。

操见懿曰:“虎用缚绑,方能用之。”

懿惊恐曰:“小人学识浅薄,诚惶诚恐,忧惧不能完成丞相交待之事。”

操笑曰:“孤用人,不管才能,只要尽心,孤也不罪。”

懿笑曰:“吾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报效丞相知遇之恩。”

操曰:“汝与子桓年纪相仿,正好结伴。”

懿曰:“皆听丞相安排。”

操曰:“汝且下去,有事再传。”

懿辞别。

一旁曹洪曰:“此人深藏不露,恐日后成祸,明公为何如此青眼相加?”

操不知如何解释,叹曰:“持道者顺,逆道者亡。”

洪更不解,欲再问。

操摆手止曰:“孤留子孙用,先行调教。”

曹洪若有所思。

司马懿在任期间,勤勉政事,废寝忘食。操每使任务皆能顺利完成,使操刮目相看。

懿理政出色,一路升迁,先后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

公元215年,操征张鲁,司马懿随军。

懿进言曰:“备用诡计俘刘璋,益州人心未定便又兴兵争夺江陵,丞相于汉中陈兵,益州必然震动,丞相进兵威逼,蜀兵必然溃不成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能失时也。”

操笑曰:“人贵在知足,以得陇右,还要占蜀地,此欲壑难填也。”

司马懿不解其意。

操心中叹曰:“终是年轻,未经桓、灵之世,哪知其中关键。”

注曰:有千万,还想百亿。人贵在知足,若不知足,必然取祸 。

操又想曰:“光武中兴不过百年,子孙又有几人善终?卫国祚九百年,何其壮哉,焉能相提并论乎!”

注曰:国大,国小又有什么区别?关键是长治久安。

公元217年,曹操征孙权,大胜而回。孙权遣使乞降向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劝操称帝。

操曰:“孙权小儿欲将孤放火上烤耶!”

懿对答曰:“汉国运以终,公天下十有八九,依然臣服,听命于汉,实属不智,今孙权向魏王称臣,是为顺应天意也。”

操摆手叹曰:“孤意以绝,无需多劝。”

曹操于是对司马懿心生杀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