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本名严,字景兴。
东海郡郯县人,经学家。
生不详,逝公元228年。
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后拜郎中,任菑丘长。
公元185年,杨赐逝世,朗弃官服丧,丧满获举孝廉,受官府征辟,不应。后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
公元193年,天子被郭、李所挟持,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遣使向天子进贡,以示忠心。
谦纳策,命程昱带奏章至长安。
天子接奏章后,颇为赞赏,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公元196年,孙策提兵攻打会稽。
会稽功曹虞翻劝曰:“孙策勇敢,无人可挡,避之锋芒,再作打算。”
朗不纳计,孤意迎敌,果真不敌,被孙策所擒。
策曰:“明知不敌,何故出战?我知你有大才,降我,必有重用。”
朗笑曰:“无知小儿,起兵作乱,我岂会降于贼人。”
策欲杀之,张昭劝下。
张昭与问王朗曰:“何故出战?”
朗曰:“败也不耻。”
昭曰:“可有打算?”
朗曰:“入朝为官。”
昭曰:“那你我常使书信往来。”
朗曰:“甚好。”
不久,王朗经人举荐曹操,操上表征召。
帝旨下发,任命王朗为谏议大夫。
王朗从曲阿出发,奔往许都,时到处战乱,朗经过一二载奔波才至许都。
朗至许都后,心情激昂,暗曰:“我从前所受苦累,日后必不再受。”
朗性情大变,一心仕途,阿谀拍马,见缝插针。
操见朗笑问曰:“汝何不降孙策?”
朗答曰:“匹夫尔,焉能成大事。”
操又问曰:“为何投孤。”
朗曰:“先师之子杨彪尚在,我岂能背忠义。”
操又问曰:“汝可知军事?”
朗曰:“无一不知。”
操曰:“我与孙策比之如何?”
朗曰:“一人皓月,一人萤火,怎可比之。”
操哈哈大笑。
操又曰:“孤若征江东,几成胜算?”
朗曰:“先定荆州,再使道义于江东,离间君臣,不用数年,江东必降。”
操笑曰:“孤任你为参军,汝可愿意?”
朗曰:“愿效死命。”
遂操谋士智囊又多一条忠犬。
每行军议,操使眼色,王朗必定迎合。
公元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
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之职。
王朗处理事务皆以宽恕犯事者,控罪有疑时判罚从轻,与钟繇治狱理念相同而知名。
公元217年,王朗进谏曹操称公。
公元220年,丕继位,迁任御史大夫。
王朗又劝谏曹丕篡汉称帝,丕称帝后王朗迁司空,进封乐平乡侯。
公元221年,吴蜀爆发夷陵之战。
丕议事,有人进言支援藩吴进攻刘备。
王朗劝进曰:“此非良机,待两军相持不下,再起兵攻打。”
张昭每使书信送来,皆会奉上重礼,王朗来之不拒。
公元222年,丕征召孙权遣子为质,孙登时久未至,丕欲起兵攻打,朗劝曰:“若动兵马,孙权必叛 ,不如以退为进,加强边境守备,防御孙权攻打。”
曹丕起兵出征,至长江岸边接孙权书信,大悦而回。
孙权信曰:“今年种树,来年收果。”
注曰:今江边观,来年你出兵攻打江东,我必然送上战功。
公元224年,丕出兵攻打孙吴,斩获数功而回。
公元227年,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
公元228年,王朗去世。
三国演义中有段经典。
诸葛亮于阵前斥骂王朗:“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舞舌,助纣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闻此喷血三升,落马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