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
生公元197年,逝公元264年。
艾自幼丧父,生活贫苦,刻苦自学,因而见识过人。
公元208年 ,操攻下荆州,强行迁民,艾随母迁至汝南为屯民。
因年幼,遂为放牛娃。
至小有大志,立志改命。
十二随母至颍川,后见名士陈寔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邓艾欣然向慕,于是易名为邓范,字士则。
后宗族中与他有同名,遂族谱又改邓艾。
于屯民中,有才学者极少。
艾以才学被举荐为典农都尉佐吏。
艾喜军事,每见高山大川,皆要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外所,遭人讥笑也不介意。
近二十被任为典农功曹,协助屯田事务,一次艾往洛阳呈报,有幸见太尉司马懿。
懿很赏识,召他为太尉府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不久,艾对派往陈、项视察,且献策,一曰: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二曰:淮北、淮南土地肥沃,开河渠、引水灌、广积粮、通水路。
又著《济河论》阐明观点。
懿阅后大悦,纳其策。
于公元241年,魏于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
五里一营,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又拓宽淮阳、百尺河渠,引黄河水入淮水、颍水,灌溉农田二万顷,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此举使曹魏国力更盛。
公元243年,艾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太守。
公元249年,蜀将姜维督军攻雍州,筑两城。欲诱羌胡归属,以制属地,派门牙将军句安、李歆驻守,且联合羌人进攻邻近各郡。
司马昭以安西将军、持节,为各军节度,邓艾也加入此战,郭淮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
陈泰以为:“曲城虽固,羌胡与蜀并不齐心,然西蜀,路难行,救援不急,现围攻必然兵不血刃夺取麴城。”
郭淮纳计,用围城打援之计,命泰讨徐质,艾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为陈泰军所阻 。
司马昭出骆谷向汉中,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
维大惊,遂弃走。
句安、李歆孤立无援,献城投降。
淮率军西进,艾曰:“敌军虽撤,不过暂避我军锋芒,伺机而动,应分兵防备。”
郭淮留邓艾屯于白水北岸,防蜀军反攻,三日后,蜀军果然复返,姜维与邓艾迢遥相对,却不进攻。
艾与诸将曰:“此路为虚,还有一路为实,必向东袭洮城。“
邓艾连夜抢占洮城,不久,维果然率重兵奔袭洮城,维见魏军已抢占,不得以退兵。
艾因功被赐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升任城阳太守。
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将匈奴合成一部,邓艾上表曰:“戎狄狼豹之心,不讲道义,反复无常,今为隐患,不能任纵酿成大祸,古今等同,应分化安之。”
艾计为司马师所用。
不久,艾改任汝南太守,艾到任后施行良政,遂有曰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公元253年,吴太傅诸葛恪取东兴之胜后,恃敌轻敌,不顾群臣劝阻,再次兴师攻魏。
久攻不下,被迫退归。
邓艾向司马师献言曰:“孙权已列,旧臣不服新君,又有宗贼之乱,独霸一方。诸葛恪把持朝政 ,内无明君,恪不虑安抚上下,稳定人心 ,却对外频繁用武,虐待百姓,以致全国军力攻打合肥坚城。死者不下万,大归而归,此取亡之道,为期不远矣。”
不久,邓艾又升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时州内官吏浮华不实, 艾又上书曰:“国务之急,一曰农业,二曰战备,国富军强,才能战无不胜,而农业为根本,今应设立奖赏,鼓励百姓广积粮食,就使游说百官以农为本,即可杜绝华而不实之风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