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去,湖畔垂钓那老人哪还有半点颀瘦枯黄,但见渺茫云雾之中,老者面容高古,身形奇崛,白髯苍劲,神气卓然,唯一不变的,是那双沧桑睿智的眼眸依旧无比深邃。
如此异彩风流,任是天上仙佛都难及,又岂会是一介凡人?
白明秋脑海中闪过与老人相识相交的点点滴滴。
‘老朽姓姜,俗名不值一提,忝居此地,该算是田头村角一闲人,平生别无他好,独爱渔乐,小友若不嫌弃,且容我点几处鱼眼与你。’
来自神州、喜好钓鱼、姜姓老人...
他恍然大悟,心中隐约浮现一个有如神话般的名号。
近古时代,商周之交,有一奇人行于神州地上,其文韬能兴万邦,武略可定诸国,传说中他更曾代天敕封,号令仙神莫有不从,建立盖代功业,终以凡人之身遁世归隐。
——【太公】姜尚。
姜太公的传说在后世广为流传,到唐时更是为世人推崇备至,即便到了当代也不曾磨灭,白明秋哪里还不知遇上了奇人,赶忙起身,深深行礼,沉声道:
“不知太公亲至,多有失礼,又兼愚钝,不解太公之意,晚辈深感歉疚。然正如您所言,晚辈已身陷绝境死局,命不久矣,恳请太公赐教!”
“破局之言,言尽于此,个中缘法得失,若非自悟,无可强求。”
姜尚的声音波澜不惊,让白明秋心中空落落的,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笑道:
“然我与小友相交忘年,这些年还吃了你不少鱼,总不能做那刻薄寡恩之辈。如今虽是天机混沌,太阴势起之时,然天道轮盘亦曾为我驱使,今日纵泄你一道天机,祂又能奈我何?”
“太公...”
“世间有万物却无一物,有万灵却无一灵。”
姜尚起身拂袖,白明秋只觉一股劲风拂来,正点在他心口。
“此物此灵隐于大道之下,本该与天道齐彰,然则穷尽海与荒,古与今,从来虚无缥缈,只闻其音,不见其形。”
“老朽去也,小友若解此中意,当得柳暗花明。”
姜尚落下话音,人已然消失不见,白明秋匆忙抬头,只看到一点渐在云烟中逝去的背影。
天道即规则【阳】,与天道齐彰的自然是规则【阴】,规则【阴】隐藏在历史的孔隙中,正与太公所言对应,但太公既然言及物与灵,想必不是在指单纯的规则,而指的是与规则合一,执掌规则的“容器”。
他是在向自己暗示容器【阴】的身份。
【阳】的容器是龙神,那么【阴】的容器,至今仍旧隐藏在黑暗中拨弄着一切的幕后之手,那个永恒炽盛的【阴】之炬火...
“我”,究竟是谁?
有万物却无一物…
有万灵却无一灵…
穷尽海与荒,古与今,只闻其音,不见其形…
白明秋低头看向心口。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世间,没有凤凰。
——————————————
第八卷完。
不日放出后记。
后记
大家好,我是作者白明弦。
第八卷至此即告完卷,依照惯例,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总结。
写到【夜尽天明】,意味着本书已经进入尾声,所有的谜题和伏笔,宿命的去向和归属,都会在这一卷的故事中做出揭示与收束,接下来,唯有结局而已。
那么来简单聊聊故事本身吧。
因为已经到了收官阶段,篇幅中已经无法容纳下过多的日常,故事的节奏自然而然地会紧凑起来,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在我的规划中,最后两卷都应是短促有力的“豹尾”,本卷写下来,算是基本达成了我的期望。
星莲船、天狗内乱、灵蕴化生、再赴永远亭这一整条主线,总体上是沿着起承转合的思路构架的。由星莲船而起,引出同属于阴的封兽鵺与幻想侧宗教势力;天狗内乱承接白神二人心结,底色则是太古与神代、龙神与天道的秘闻;灵蕴化生作为转折,幕后之手引发阴炽,与所有人产生最直接的接触,同时为白紫两人做结;白明秋接触了无数真相的碎片,最后悉皆合归于永琳的阐述中。
与基本出于自由发挥的上一卷不同,本卷的框架大概在数年前就已经搭好,尤其是最后由太公望点出“世间无凤凰”,向白明秋揭示幕后黑手正体的构想,早在本书草创之初就已经决定。如果有读者留心的话,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