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她的耳中久久回荡着老人的临终遗言,脑海里也满是老人自杀时的惨烈画面。
老人很清楚,只有这样做才会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换回真相。
在老人自杀的一个小时后,尽管市局已经做了足够多的解释,但此次事件早已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众多自媒体团队、大V微博、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电视台新闻等等争相报道,最终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声音。
诸多对此事一知半解的无聊人士以知情者的身份在网络上特意歪曲事实,之后大骂当局,给不知情的人民群众煽风点火。甚至有人发起了匿名众筹,要求桐城市民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和市局给全体市民一个解释。
所有人都在等待事件的后续报道,也在等待着警局最终的解释。
公安局领导和曲锦书等人为此忙得不可开交,简直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
为了平息网络舆论,孙局不得不在一天之内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
第一次发布会孙局亲自将王强的跳楼事件做了一个全面解释,然后向全体市民保证,一定会彻查此事,给死者和人民群众一个公道。第二次发布会则是由曲锦书出面,向市民透露了此案的调查进度,并保证会将调查结果实时通知新闻媒体,欢迎大家监督指正批评。
老人在市局门前自杀把桐城市紧张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除了市局方面,政府要求开发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停工,提前结束今年的工期。投资商也因此暂时撤销了后续资金,而先前的投资基金都已购买了建筑材料,因而农民工的血汗钱便没有了着落。
农民工要不回血汗钱,于是成群结队发起了更大的游行活动。尽管政府多次出面保证不会亏欠他们一分血汗钱,但于农民工来说,钱没有到了自己手里,谁的承诺都显得不那么踏实。他们在开发区的建筑上用白漆写上了‘欠债还钱’等标语,闹得满城风雨。
年关将近,正是各个单位年终考核以及上报政绩的关键时刻。
这个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让众多单位都措手不及。此时大到市长市委书记,小到交警中队民警,都在捂着脑袋头疼不已。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度秒如年。
老人自杀后的第三天。窝在床上的顾泠忽然接到了曲锦书的电话。她接起电话有气无力地问:“干嘛?”
“你现在有时间吗?孙局想让你来局里一趟。”曲锦书轻声说。
“让我去干嘛?”顾泠眉头紧蹙,老实说,现在的她甚至都懒得翻身。
曲锦书有些尴尬,他不自然地笑道:“当然是讨论关于王强的案子咯,不然还能干嘛。”
“有没有搞错?我现在已经不是你们的外聘顾问了,我很累,不想再掺和这些事了。”
“可是你是目击证人,也是第一报警人,你不来我们怎么调查?更何况……”曲锦书欲言又止,随后乖巧地闭上了嘴巴。
顾泠问:“更何况什么?”
“你这几天竟然都没有上网看电视吗?”曲锦书反问,随即又苦笑着说道,“你现在可是网上的大红人,不知是谁发起了投票活动,经过投票,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网民把票投给了你。”
“投票?什么票?”顾泠瞬间清醒了,她惊坐而起,一脸诧异。
曲锦书淡淡回答:“还能是什么投票。当天有记者拍到了大娘跟你最后的谈话内容,所以广大网民在网上获得了你的所有信息,他们要求你跟着我们办案,代替他们监督我们,同时把案件的实时进展跟他们汇报一下。为此他们还发起了众筹,给你筹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我保证,比你的稿费要多哟。”
“我靠。”
顾泠低声咒骂了一声,这样一来,自己竟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哎,作为一个作者,大火的原因竟然不是作品而是因为这样的案件,不知是该唏嘘还是悲哀。
“速度下楼,我就在你家楼下。”曲锦书说罢便挂断了电话。
他这样的语气竟让顾泠恍惚间回到了从前。她还依稀记得,很多天前的早晨,他总是在她毫无准备之时在楼下等她,她忽然想起了他那欠扁的模样,那个平时嘻嘻哈哈、工作秒变正经的变脸比翻书还快的刑侦队长曲锦书。
顾泠起身下楼,像以往一样优雅地跳上了副驾驶,望着车窗外的荒凉景色一脸悠闲。
“顾顾问,我现在跟你汇报一下我们调查到的情况吧。”曲锦书说着猛踩油门,警车像离弦之箭般飞奔了出去。
“不急,还是先给我说说你们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