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边的张辅率先提出了质疑,“不行,我们这一路狂风暴雨骤降,路况十分艰难,可纵使这样,也先的部队也没有出击。”
朱瞻基阴狠一笑,“无非是两点原因,第一他们那时候正在收缩部队,其二之前的证明诱惑对他们而言不够大,我们不如编造一个谎言,就说明军之中出现哗变,明军之中将帅离心,粮草不继,加上之前的重重绝对会深信不疑。”说罢他指向了 沙盘上的一道旗帜,“我们就驻扎到离万全峪不到一百里的怀安城,让我大明的精锐之士藏身在城外,我们只需静静等待也先大军包围怀安城就可,等他们攻城之时,届时我们埋藏在外的将士们里应外合,直接一举让也先的十万铁骑,死无葬身之地!”
此话一出,徐达轻微叹息了一声,虽然没有出声,但是还是被朱瞻基看在了眼里。而朱棣直接否定了朱瞻基的计划,朝他怒吼道:“我教你的兵法你都学到哪里去了?也先要是没点本事,根本统一不了草原部落,你让他拿着十万骑兵来攻城,傻子都干不出来这事!再说了,现在我们的粮草根本不够大军的消耗,刚刚我算了一下,余下的粮草只能坚持四天!”
朱瞻基作揖看向朱棣,“皇爷爷有所不知,缺乏粮草正是我们的有利之处,而且怀安城虽是边防重镇之一,但却城墙矮小,远远不足大同、宣府等。至于也先会不会来怀安城,在重重诱惑之下,我敢保证,他们绝对会来!”
徐达看着朱瞻基那胸有成竹的语气说道:“皇世孙为何如此坚信也先会兵临城下?”
“魏国公,你要是也先的话,知道了明军之中将帅离心且断粮多日,大军躲在怀安城里瑟瑟发抖,你会不会来?而且根据史书来看,也先这人野心十足。此时黄金氏族正在不断地催促也先退兵,也先早就想反了,不过他缺少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在眼前,只有抓住这个机会他才有资格竖起反旗,说不定可以借此入主中原,历史上他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朱元璋的眉头愈发的紧锁,仔细思考着其中的利害。
朱瞻基转而看向朱元璋,“也先的部队在半月之前已经陆续攻破了大同、阳和等重镇,饶是大同这般守卫森严的重镇都被他所攻破,何况一个城墙矮小的怀安呢?至于缺粮一事,皇祖爷爷,你和皇爷爷不是有系统加身吗,直接从洪武、永乐一朝运粮过来不就行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震惊的看向朱瞻基,特别是徐达,仔细想想过后,这道计划还真是可行。
之前徐达没有想到皇帝这个身份对于草原鞑子的诱惑力。经过朱瞻基的提醒,他把自己代入进去一下,后背冷汗瞬间溢出。
朱元璋哈哈大笑走上前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哈哈哈哈,果然不愧是咱的后代,果然有勇有谋啊!”
随后朱元璋扫视了一遍众人,“你们认为这个计划可行的通?”
徐达舒展眉头,笑呵呵的看向朱棣,“四皇子有一个好孙子啊。”随后作揖看向朱元璋,“陛下,臣以为这个计划行得通,只要派遣一些精明的将士装作逃兵,把谣言传到也先的耳里,他们绝对会上当。而且这样也避免了和元人的铁骑正面交战,会大大减少我明军的伤亡率。臣,自认为,此计划乃是万全之策。”
“爹,瞻基说的有理,而且就算是正面应战,我大明的三军营也会让鞑子有来无回!”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咱就让你和徐达二人负责此次事宜,如若这次失败,咱拿你们两个是问!”
“是!”朱棣重重吼道,能不能让朱元璋心里的那块石头彻底落地,那就看这一仗了。
之后众人又商议了一下具体的细节,就纷纷熄灯睡了过去。
第二天的凌晨时分,张辅借着夜色,率领着几万明军,拖着数不清的辎重,悄无声息的出了城。
两个时辰过后,天色微微见亮,大营里已经响起了军鼓之声。
永乐一朝三军营每日的阵型操练必不可少,而现在的明军早已抛弃了这道流程。
朱棣和朱元璋带来的这一万多明军,比如今的明军三大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如今拱卫京师的三大营因为多年的和平下来,战斗力早已不如以前了。
而洪武和永乐一朝的明军,几乎每隔几年就要上草原旅游一趟,那都是实打实在草原蛮子弯刀之下活下来的人,不管是作战经验、纪律性还是心理素质,都直接碾压如今正统朝的明军。
有这这一万多的前辈们带头,这二十多万正统朝的明军,军风也已经比之前好上不少,至于军纪整顿,这就要看徐达这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