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地摊中国文化 > 第皇帝内经1

第皇帝内经1

为什么远古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且动作一点都不显衰弱?——“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老师啊,我听说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都能活一百多岁,而他们的动作一点儿都不会显得衰弱,为什么现在的人手脚活动就不太灵便了呢?

“动”是动脚,“作”是五指张开,指动手

我们现在都是说动作,但古人的行文用字和我们不大一样。什么叫“动”,什么叫“作”呢?

繁体字的“动”是这么写的——“動”,左边是“重”,右边是“力”。它指的是用我们的脚发力。“重”的左边加一个“足”,就是“踵”,脚后跟的意思。道家还有个说法叫“踵息”,意思是说脚后跟也会呼吸。

我们都知道,练武功的时候,脚尖一挑,脚后跟发的力全部到全身。我们在练一些内家功如太极拳的时候,有一个要求叫“力由足底起”。当脚后跟着地的时候,力量能通过脊柱传遍全身。所以说,动是指动脚。而作呢,是五指张开,是指动手。作业、作品、作坊等指的都是动手。

黄帝观察到,当时的人年纪不到五十,手脚就不那么灵活了。就是说,动作的频率、幅度、力量都衰弱了。

人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当气血不够的时候,先保护谁呢?人会先保护重要的部位,也就是我们的躯干,保证身躯的气血供应,就是让流向四肢末梢的气血减弱。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人老以后,手脚的精细活动,比如,捏针就不那么灵便了,这是黄帝观察到的现象。

这就又引出两个字:“身”和“体”。“身”指躯干,“体”指肢体、末梢。我们经常说有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就是不动胳膊不动腿。“身”和“体”谁更重要呢?毫无疑问是身。

*为什么现在年过五十的人动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

现代人经常去健身房,是去健身还是健体?是合乎养生之道还是舍本求末?

如果把黄帝的问题挪到现在问,我们发现,现在人年过五十,动作皆衰的不多。什么人多?猝死的人多。我不用举例子,影视明星、名人,大家看看……

现在我们有高科技,有手段,比如,健身房,为什么呢?有的人手脚不灵便的时候要去锻炼,强迫自己把气血从躯干分流到四肢,动作显得还是那么矫健,可是哪里虚了?供应心脑的气血不够了。所以,现在的很多人不是动作皆衰,而是猝死。

到底是天时、人世变化,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导致早衰呢——“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上古时期,季节只有春、秋两季

黄帝提出前面这个问题后,又说:“我发现,现在人们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这是为什么呢?他接着问:“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时”,就是时间的时,不是指小时,而是指季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个“时节”指的就是季节。中医讲四时阴阳,讲的是四季。

《黄帝内经》为什么说四季不同了呢?我们再看前一句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那时一岁有几个季节呢?

上古时期,中原包括四川地区,都是很温暖、很湿润的地方。在四川,我去三星堆参观,那里出土了很多象牙,它不是从别的地方运来,当地就有。

我们把历史称为春秋,原因就在于,在上古时期,季节只有两季——春、秋。后来气候变化出现了四季,所以黄帝说,是不是现在有了四季,和古代不同,才导致我们“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温带和热带的植物是不一样的,热带的植物早熟。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吃的东西与温带的人也不一样。气候不一样,导致了生理的变化。

*一世人,正好隔三十年

“世”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说世界、人世、世道,“世”字是一个十和一个二十,加起来就是三十。一世是三十年。

对于黄帝提出的“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个问题,黄帝的老师岐伯是怎么回答的呢?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岐伯讲的第一点是什么?“知道”。什么叫“知道”?我们现在把“知道”当成一个动词来讲,其实它是一个动宾词。什么是道呢?首先,可以理解为自然变化的规律。你顺着或者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