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老爷子问:“你家地窖一直盖着?”
雅儿忍着哭意道:
“不是防着耗子跑进去吗?再说敞口菜就冻坏了呀?”
徐婶子哎呦一声:
“这一家傻孩子!也怪我,住这么近咋不知道过来看一眼呐!这可咋整啊?”
福禄紧张地问:
“侯爷爷,人下窖,不能盖盖子吗?”
侯老爷子悠悠叹道:
“孩儿啊,死人才盖板埋土坑~
地窖为啥留口?那是给活人喘气用的。
老一辈传下来就这样,下地窖送东西也好,拿菜也罢,地窖口不能盖呀!”
村里年轻人出去一批服役的,还有一批进城找短工的,留村里的都是走不开的。
听侯家老爷子这么一说,年轻的几个还真恍然大悟。光知道这么干活,为啥这样?
问自家老子老娘,不耐烦了就说不知道,这么干就完了。
侯老爷子道:“小丫头可能是在里边憋狠了,放外边儿躺一会儿,可能就缓过来了。
老头子不是郎中,看不出来你家孩子轻重,等郎中吧。”
太阳西沉,寒气上涌。
堂远带着郎中回来时,有几家烟囱都开始冒烟了。
人还躺在后院,前后门都开着。
郎中上前蹲地把脉,一番查验下来,确认孩子没大事。
“躺两天,好好睡觉,别让她干活,少生气。”
柳承见郎中药箱都没开,一下子着急了。
“你不给我妹妹开药吗?”
郎中语气不急不缓:
“开什么药?大户人家用各种名贵药材调养身子,庄户人家,我开了你们也拿不出药钱。
给她吃点儿好的就了不得了。
是药三分毒,可别啥都吃。”
还真是。
“行啦,把孩子背进去吧,养两天就行。
我说你们家地窖是谁给挖的?是不是通风口堵住了?”
菱角连人带被子把盼儿抱在怀里,此时站在原地跟剩下几人面面相觑。
福禄疑惑道:“啥是通风口?地窖是我们自己挖的。”
郎中哪儿还不明白,应该舍不得钱吧,胡闹又有些无奈。
第212章 脱离危险
“现在才出事儿,还真是你们命大!
闷了一冬的菜,下地窖还不敞开盖板,里面尽是浊气,七尺壮汉都得倒在里边。
密闭的深坑都没有阳气儿,能不出事吗?”
菱角的手紧了下,差一点儿盼儿就死在里头了。
郎中越说越来气,这家人得心多大啊?
姑娘已经养这么大了,真干活儿死了,不心疼啊?
“你家大人呢?我病人都诊完了,就你们几个孩子招呼我?”
郎中说着还看了一圈留在叶家的人,试图找出谁这么不当人。
“曲郎中,我大哥去县城清理护城河去了,我家就他一个大人。
这都是我们村的,怕我们几个孩子出事,在这坐镇给我们安心的。”
这话一说,明白的很。
费劲巴力挪到叶家的老头老太太们心里舒坦。
曲郎中神色缓和下来,难怪呢。
堂远对郎中是感激的,此时换上笑脸请郎中屋里坐坐。
“曲郎中,我是家里老三,诊金什么的跟我算就行。
大家伙儿跟着受累了,进屋暖和一会儿再回。
二姐,带七妹烧火做饭,都喝口热乎粥。”
几人踢头绊脚忙活开,菱角抱着人回屋,堂远陪着郎中,雅儿进屋翻出蜂蜜。
福禄呆立在地窖旁,土地上有一片痕迹,刚刚他的五姐就躺在这里。
通风口?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都怪他太笨,否则五姐就不会遭这场罪。
郎中倒是个朴实厚道人,诊费只收了十文钱,连堂远都不好意思了。
往返十多里地,只要确认盼儿没有大碍,再多一倍他们也是甘愿拿出来的。
一碗温温的蜂蜜水下肚,堂远左一句辛苦曲郎中,右一句感谢侯爷爷的。
东屋人热热闹闹。
盼儿丫头还躺在炕上呢,谁家差他们一家小孩儿的那口吃的?
柳承和福禄把村里人送回家,堂远则把郎中送回镇上。
在家的人动作和脚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