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琴师郭浑沿着仙人的指路到忘忧谷去。夕阳西下,路上没有什么人,这是到了郊外。无人的郊外本该让人警觉,但对忘忧谷的好奇又驱使他前行。
他不觉得累,喝了仙人的忘忧花酒,人也轻飘飘了。
不久,就到了一个峡谷,门口立着一个大石块,上面刻有“忘忧谷”三个大大的字。
天色已暗,峡谷口有人,问他,你要进来吗?
他点头,这里是忘忧谷吗!我要进去,我要进去。
那人热情地招呼他,正是,正是。请进!请进!他把他让了进去。
进到里面,是一个峡谷,到处开满了鲜艳的忘忧花。花儿朵朵,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令人陶醉。
再往里面走,便能看见一些人了。他们或坐或卧在花丛旁,怡然自得。
有人拉了他一下,又很认真地看着他。我们认识吗?认识吗?
他也看看对方,摇摇头,不认识。
对方又拉了他一下,你怎么到忘忧谷来了?
他说,我是白马亭那个道骨仙风仙之人指路来的。
对方鼓掌大笑,不停地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琴师郭珲继续往前走。
有一个人伸长臂张开双手在唱,姑娘呀姑娘,你在哪里?姑娘呀姑娘,你在哪里?
当琴师郭珲走近时,他拦住问,你见过许姑娘吗?
他摇摇头,没见过。许姑娘是谁?
对方说,许姑娘就是许姑娘。奇怪,她怎么就不见了呢?哦,对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琴师郭珲不理他,继续往前走。
一个人突然窜出来,大喊:杀胡人!杀胡人!
琴师郭珲被他吓一跳,便要躲着他。他却纠缠过来了,你见到了胡人吗?你见到了骑马的胡人吗?
琴师郭珲只得停下来,我没见到胡人,我从南方来,没见到胡人。
对方说,见到胡人不要怕,要杀。不要让胡人乱中华!
他拍了拍琴师郭珲的肩膀:不要害怕,告诉我胡人在哪里?我去杀胡人。他双手向天喊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兮为鬼雄。
琴师郭珲为了摆脱他的纠缠,趁他在向天叫喊时,赶快离去。他觉得自己汗都出来了。
终于到了峡谷的尽头。这里是一块开阔地,场地上人很多,人们都在喝酒歌舞狂欢。
再看他们,人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转动身体时,衣服特别飘曳;人人都是笑意满面,不媚不俗,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笑脸。
酒是好东西:喝了这个酒呀,就跟我走,见了皇帝也不磕头。
这里的酒具很标配,清一色的葫芦,人手一个葫芦。葫芦这个东西很有灵性,连天上的神仙都用它装仙丹,地上的道士也用它封妖精。在这里,你有葫芦,我有葫芦,大家都用葫芦装酒喝,这葫芦接着忘忧花的灵气。
大家喝酒都很豪爽,连女人都喝得“咕噜、咕噜”响。
琴师郭珲呆呆地看着。边上一个人问他,你不喝?为什么不喝?
他说,我在白马亭喝过了,喝了三大碗。第一碗喝下去有点苦涩,第二碗喝下去感到甘甜,第三碗喝下去,飘飘然。喝了忘忧酒,人人没忧愁。
那个人很高兴,是的,是的,你喝得是真正忘忧花酒,只有真正的忘忧花酒,才有这个效果。
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宫殿。宫殿被火把、彩灯照得通明,台阶上站着一位高贵的红衣娘娘,开始指挥着人们唱歌。
歌声先是低沉,然后婉转,再高昂。琴师郭珲是个懂音乐的人,他不知道他们唱得是什么,但觉得他们唱得不错。
唱完歌,红衣娘娘举起双手,往下压了压,人群安静了。她先是用目眼扫视大家,然后又望着天空,大声说道,乌云已经随风而去!她收回眼光,看着大家说:这里没有一片乌云。
人群不再安静,人们都随着她喊:没有乌云!没有乌云!
她又说:心中也没有一片乌云。
人们又喊:没有乌云!没有乌云!
琴师郭珲有些诧异,想不到这里的人们喝酒唱歌还这么有哲理。忘忧谷不简单,这里的人不简单。
接着是跳舞,场地中央的篝火被点燃了,熊熊大火照得人们脸上发红,更显得精神。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一会儿转圈,一会儿退后再向前。队伍不整齐也不乱。跳着,跳着,人们便狂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