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汉朝二三事儿 > 第86章 太子之争(三)

第86章 太子之争(三)

此时叔孙通意气风发,他已经在幻想着等刘邦挂掉后,刘盈继承大位,自己将会拥有怎样的光明前途。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邦竟然宣布他的饭票即将逾期作废。

这样怎么能行?饭碗不能丢。

于是,怕死的叔孙通终于不怕死了一回,大胆去上谏刘邦。

既然要上谏,那他总得拿出理由来,总不能明目张胆地说:

“太子是我的饭票,你不能胡搞,你得有协议精神。”

这样的话刘邦听了,估计真要把他放锅里煮了。

叔孙通仔细考虑了一番,还真让他找到了理由,于是,他胸有成竹去面见皇帝了。

叔孙通举了两个例子。

一,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废掉了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的儿子傒齐,导致晋国动乱了十多年。

另一个是近在眼前的秦始皇。

秦始皇没有早早明确扶苏的太子之位,最后让赵高和胡亥阴谋篡位,引起社会动乱,并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举完这两个例子,叔孙通还在老戏骨刘邦面前露了一手演技:

“太子如此孝顺,吕后和陛下如此同甘共苦,这么多年的夫妻,陛下怎能忘掉掉往日之恩情?如果要废太子,就请陛下先杀了我叔孙通吧。”

这一番话说下来,他的理由十分正当,声音自然非常洪亮,态度不用多说,非常爱国。

反正就一个意思,我的抗议完全是为了刘氏江山,为了黎民百姓,不是为了我自己。

秦二世问他话的时候,此人谎话连篇,现在倒成了一个舍生取义、以死相逼的铮铮汉子。

刘邦是个开明的皇帝,这个话我都不记得写了多少次了,但现在还得再强调一次:

只要你提的建议有道理,他通常会虚心接受,即使他不能接受,也不至于像项羽那样,给你放到锅里给煮了。

这就是叔孙通敢于拼死劝谏的原因,如果皇帝是秦二世和项羽,这个小人是万万不敢上谏的。

毕竟,小命最重要!

这么拙劣的演技,怎能骗得过老戏骨刘邦,刘邦虽然看不下去,但又不能真的杀了他。

真难办!

突然想起来自己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于是,技高一筹的刘邦也给叔孙通秀了一手:

“你说的话还真他娘有道理,太子我不换了,你退下吧。”

于是,叔孙通满意地离开了。

刘邦用更高明的演技骗过叔孙通后,继续在暗中进行着他更换太子的计划。

不久,朝廷迎来了一次盛大的宴会。

宴会那天,太子带来了这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四人跟在太子屁股后面走来走去,生怕别人没有看到的样子。

刘邦看到此景,十分奇怪,问太子:

“你是打算跟张良修仙吗?”

太子还没来得及解释,这四位老人各自报上名号,刘邦大吃一惊:

“原来是你们四位高人,我找了你们这么久都没有找到,怎么,你们跟太子很熟吗?”

这四人回答:

“听说陛下看不起读书人,我们只能远远躲着陛下,又听说太子是个仁厚之人,尤其爱惜人才,所以我们甘愿前来为太子效力。”

刘邦听了四位老人的回答,感叹了一句:

“太子羽翼颇丰,难以撼动了。”

从此,刘邦便确定了刘盈作为帝国的唯一继承人,再也没有动过换太子的念头。

两个字,扯淡。

刘邦何许人也?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什么样的人才让他如此大吃一惊?

一个夺取了天下的枭雄,还有什么样的人才是他求而不得的。

毕竟高官厚禄,你不做大把人想做,天下人才应有尽有,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是扯淡。

抛开历史的迷雾,让我们回到刘邦的角度看问题。

首先,刘邦是一个父亲,他是刘如意的父亲,也是刘盈的父亲。

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刘邦是偏爱刘如意的,这我们前面分析过了,这个记载是符合史实的。

所以,可以断定一件事,刘邦废太子的事情必然为真,毕竟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司马迁不可能胡编乱造。

但不要忘了刘邦的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一名政治家,一位十分优秀的政治家。

正如叔孙通所说,废太子必定导致朝堂上下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吕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