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仇英带着弟弟去赶集,她要给弟弟买身新衣服,添点文具。
口袋里钱不够,仇英去银行取钱。她每次取一百元,计划着用,一个月最多花她一个人的低保金,把弟弟的低保金存起来。
在服装摊前,仇英仔细挑选衣服,她要求价廉物美,弟弟看看姐姐穿的旧衣服,他要姐姐也买件新衣服,仇英说:“我在家干活,不用穿新衣服。旧衣服洗得干净,一样的。”
买了衣服又去文具店,仇虎看中了一支自动铅笔,颜色好看,仇英比较一下,就给弟弟买了。
回家后,姐弟就看书学习,弟弟已经在预习二年级的书,而仇英就看自己原来的书。弟弟不懂就问,而仇英不懂的就只能先做记号。她在村里还有个“老师”,不过“老师”现在在上班!
晚上,姐弟俩吃饭后去找“老师”陈林菲。
其实陈林菲只不过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在镇办厂里上班,并不教书。
姐弟俩走进陈林菲家,看到陈林菲正一个人在看书,仇英知道林菲要去考公务员。问及她父母,林菲说父母为不影响其学习,每晚都外出的,要么散步去,要么串门闲聊。
陈林菲拉着仇英坐下来,拿给仇虎一本画册,让他自己看,林菲问仇英:“你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仇英拿出书,陈林菲却突然想起来,说:“你这么爱学习,完全可以进学校去读!”
仇英蒙了:“我怎么进学校?”
“我在看法律方面的书,依据低保政策,你也可以申请入学!费用上跟你弟弟一样,免费的!”
“真的?”
“嗯,真的!”
仇英欣喜若狂!弟弟在旁听说,放下画册,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即他跳起来欢呼:“姐姐也能上学了!”
回家后,姐弟俩兴奋得睡不着,盼望快快点天亮,他们可以去学校问问。
一大早的,姐弟俩起床了,匆匆吃了点,就往学校赶!学校里还没开门呢,姐弟俩等在门卫室,保安大叔让他们坐在一边等。没办法,姐弟俩只能乖乖等着。
终于,有老师来了,老师要做学前准备工作,仇英等到原来的班主任赵老师,赵老师看到仇英,很高兴,问仇英怎么来了?仇英说明来意,赵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他们一起去找邵校长。
邵校长听赵老师说清原委,当听说仇英姐弟俩品学兼优,卲校长立即答应,“不管怎样,你们都是好孩子,我们学校欢迎你们!”
仇英喜极而泣,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再进学校读书!
九月一号开学,天气晴朗,仇英穿着干净的衣服,姐弟俩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兴高采烈来到学校,同学相见,分外亲热,校园里充满温暖的阳光!
仇英分在502班,赵老师还是他们的班主任,这个和蔼可亲的赵老师,对学生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深得学生信任。
仇英到底是缺了好几个月的课,尽管在暑期班补了一些,又自学了一些,特别是英语,还是跟不上,仇英急得上火,饭也吃不下。
赵老师劝仇英:“别人付出一份努力,你要加倍付出,总会跟上的!”
仇英听后,为自己鼓劲!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连上学、放学的路上,她都在背单词。一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在校问老师,晚上问林菲,休息天,她与弟弟到邻村李老师家去。李老师夫妇乐意辅导仇英姐弟俩,李老师还传授一些学习方法,提高学历效率!仇英姐弟受益匪浅!
休息时,仇英帮着打扫卫生,侍弄花草,亲密的就像一家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仇英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地里的庄稼枯死了,仇英顾不上,后来就让隔壁大叔去种。
转眼要期中考试,仇英除了吃饭睡觉等必须的维持生活外,就是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考试结果出来,成绩不太好,在班级属中等偏下水平。
赵老师较满足,仇英不满意。仇虎在班级里,一如既往名列前茅。仇英为弟弟开心。弟弟说:“姐,你以前也是这样的,加油!”
仇英重重点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