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菲电话联系村里的闺蜜,闺蜜说:“村里差点出大事!现在他们在打架呢,有人劝架。”
林菲忙问:“怎么回事呀?”
闺蜜说:“你还记得陈华吗?”
“嗯,记得。人长得不高,瘦瘦的。”
“对。陈华老婆上个月生了一个女儿,陈华宝贝得不得了。村里有几个女人去看陈华的女儿,出来后到处说小毛头不像陈华,像陈华的哥哥。有的说陈华没有精子,不会生孩子。有的说以后小孩抱出来,肯定像大伯,能看好戏呢。陈华老婆一出月子,便听到传闻,心里非常的恐惧。因为这个孩子的确不是陈华生的,而是他们夫妻俩商量好借种生的。陈华老婆想到以后要听流言蜚语,被人指着脊梁谈论,不如一死了之,半夜,她抱着刚满月的女儿去投河自杀。幸亏陈华警觉,追得快,救了老婆、女儿。但陈华心里有气,去找长舌妇理论,那些妇女不肯承认,相互推诿,结果那些女的打起来了,扯嘴角打耳光,陈华与其中一个女的相互对骂,后来有人报警。现在警察还没来,我们都在看热闹呢。”
“哦!”林菲一时无语了。
她在农村住了二十几年,对那些喜欢搬弄是非、谈论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妇、快嘴三娘很是讨厌。
她去年生病时,村里有人同情她,为她爸妈出谋划策,拿出钱财资助看病;有人默默关心,真诚希望她能好起来;也有人幸灾乐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有甚者,落井下石,说些恶毒的话语,什么疯婆娘嫁不出去了,云海家要断子绝孙,没有翻身之日等等。
她爸妈听说后气的要去拼命,被好心的村长拉住,才避免一场祸事。
每当想起这些,让林菲更加反感那些搅屎棍。
她没事从不串门,也不与长舌妇闲聊他人长短。
这个方面,她觉得仇英也是如此,为此,两人走得近,谈得拢。
她正看着监控,想着事情,袁雪娟过来,问她:“你怎么了?”
林菲简单说了村里发生的事情。
袁雪娟摇头,说:“这么热的天,这些人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一点小事到他们那里添油加醋后,就成为大事,别人打架,他们高兴,这是什么心态。”
林菲说:“到哪里都有这种人。我昨天听店里的顾客说起一件奇葩事。
袁雪娟此时也没什么事,就听女儿说:“某村有对夫妻,结婚十年了。有一天夫妻俩争吵了几句,那个女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男的当时生气没去找,后来想想毕竟是夫妻,就去找。
先到岳母家问,岳母得知情况,骂得女婿狗血淋头,男的只好灰溜溜回家。
越想越气,索性就不去找。
但两个孩子还小,整天哭喊着要妈妈,男的没办法,只得打电话给老婆的闺蜜、朋友,甚至小学同学,问遍他能想到的人,都说没见过他老婆,也没有联系的信息。
男的再次去岳母家,岳母用扫把把他赶出来,骂他没用的废物,不把她女儿找到,跟他没完。
男的只好报警,说老婆失踪。
警察问了男子一些基本信息,又走访村民了解一下情况。
回派出所后,调取监控查看。农村监控安装得不多,只有进出村口一个。
经过对比,并没有发现这个女人出村。
那女人会去哪里?
警察回村,挨家挨户查看,结果你知道那女人在哪里?
袁雪娟听得入神,她摇摇头,“不知道。”
林菲接着说:“那女人藏在一路之隔的一个男人家!那男人有60多岁,有老婆、儿女,不过老婆在女儿家照看外甥,儿子也在外工作,家里只有那个男人。那个老男人好色,两个人狼狈为奸,每天看到男子进进出出的着急,听儿女哭闹叫妈妈,女的竟无动于衷,你说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女人?
林菲说完,觉得匪夷所思,袁雪娟也认为不可思议。
“那警察查到后怎么样?”
“会怎么样,教育一下就让她回家去。”
“要我是那个男子,我就不要这个女人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女人,不配做妈。”袁雪娟气愤地说。
“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那个男子息事宁人,女人回来就不追究了。”林菲说。
母女两人正说着,旁边有人插话说:“奇怪的事到处都有,我们村里也有好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