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这种做法在常人来看不可理喻,但小说家却能很轻松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着少女的敏感心思:恐怕在浅见小姐看来,没有重要的事情却去主动打扰他人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就算很想要见到对方,她依然认为只有在拥有正当借口的时候才有资格行动。这种想法在不断加深和极端化后,就会演变成如今这样。简而言之,浅见小姐将自己的地位放的太低了。即使两人是看起来关系亲密稳固的友人,她依然在畏惧着失去彼此,害怕一不小心会被讨厌和抛弃。浅见小姐不擅长和人交往,所以才会特别担心犯错。
小说家本人倒是完全不介意,在他看来,朋友本身就是互相帮助、又要彼此麻烦的人。如果无法接受这一点的话,从一开始就不该建立起朋友这种关系。更何况浅见小姐还是可爱的女孩子,和她来往只会心情愉快;反倒是对方每次带过来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成为隐含危险的糟糕隐患……他不能说不感兴趣,他确实热爱谜团、亦热爱解密,如果不是这样,小说家甚至不会有机会和对方相遇。但若是每次被卷入其中,都会不出例外地发生叫人头痛的展开,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那么,这次又发生了什么呢?”
小说家说着,想了想后又补充道。
“如果可以的话,真心希望这次是发生在东京市区内。我可不想再跑到深山老林里去。”
暴风雪山庄什么的来一次便绰绰有余,即使是再渴望冒险的人生,真的、真的只需要经历一回。事实上,小说家觉得自己起码要因此折寿好几年。
“我猜你是舍不得离开这里吧。”浅见小姐瞥了他一眼。“放心,这次不需要你跑来跑去,而且案发现场就在附近。”
“……该不会和这里有关?”
小说家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喔,不愧是助手君,还蛮机灵的嘛。”
“我宁愿自己没有猜到。”
小说家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浅见小姐的眼睛半闭半睁,这是她在回忆时的标志性姿态――她的记忆力远超常人,从来不使用笔记――一边轻声开口。
“事情是在今天早上。警方在中野区四丁目的一栋单间公寓里发现一具男性尸体。报案人是他的邻居,据证人所言,从数天前开始就注意到对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昨天路过门口的时候更是嗅见了从里面传来的腐烂气味,才感到不妙,于是报了警。”
“死者姓名西原丞,今年46岁。10年前和妻子离婚后,便搬到了这间公寓里,一直单身至今,没有孩子,父母都去世了。此人平日里沉默寡言,深居简出,最常去的地方除了工作场所和家里,就是附近的便利店和居酒屋。”
“西原先生是在这里工作的?难道说是这里的公司职员?”
小说家仍抱有少许侥幸心理地询问道。
浅见小姐摇了摇头。
“他的工作关系我们已经调查过了。他是一名职业灯光师,最近参与的工作项目是某部即将正式拍摄的电影。”
她的话头微微一顿。
“对了,说到这里,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浅见小姐一本正经地说,“恭喜你的小说得到了电影改编。”
“现在突然说这个,我可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啊。”
第16章 模仿“小说”里的杀人
小说家忍不住叹了口气。此时的他不曾料想到,这份心情很快就会变得愈发沉重――
“这起案件有什么问题吗?”
小说家收拾心情,开始认真对待浅见所说的话。如果是一般的案件,警察方面就能解决,会转交到侦探小姐手里便已经反映它的棘手,或是存在某方面的特殊、甚至不可思议之处;而浅见一旦拉上自己,只能说明这方面的困难会更上一层楼。
“现场已经搜查过一遍,没有留下指纹或血液等任何能用来追查凶手的犯罪痕迹。调查周围街道的监控录像亦没有得到结果――公寓附近的摄像头则被人有意破坏了。受害人和他的妻子已经有十年没见过面,而在调查过受害者本人的日常生活后,剩下可疑的人际交往关系就只剩下这里了。”
真是一如既往的答案。若是寻常犯人的话,凭借现代刑侦技术想要找到绝非难题。能在警察们眼皮底下犯罪的,大部分都拥有高明的反侦查技巧。
“不过,并不是完全没有线索。”
“喔?”
“而坦率地说,那是凶手留给我们的。”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