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齐柏林伯爵号再次满载着前往美国本土的退役士兵离开作为中转站的珍珠港。
她没有选择将参与船运的航母和战列舰们施展群体传送,以换取极限速度,而是使用了另一种在同行的乘客们看来,普遍能理解并说得通的新办法。
毕竟在海军内部怎么作无所谓,不相干的外人还是知道越少越好。宇宙魔方的确便利,同时展现在世人眼前的认知也该有个限度。格里芬的确可以轻易做到世界范围内定点传送,但换成别人就做不到。想要实现全球普及又能保证不被滥用就只能套上限制下调标准。
无限原石不是她一个人的利益,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何将这些便利更有效地开发出来是长期研究的方向,所以少女更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果什么事都靠她一个人亲力亲为,一天有72个小时也不够。
格里芬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宇宙魔方的“曝光”等级,不会一下子把全部功能一股脑儿地塞到人脑子里,而是一点点地呈现出来,保持长时间的关注度和期待感。
总的来说,就是“我现在用的这些,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的科技水平也能实现”的程度。这样至少能让世界在惊叹无限能源的同时看到追赶上的距离。
“这个是我昨天从宇宙魔方的能量中提取并研发出来的‘无限能量’……嗯,试用型。通过和重油的充分混合催化,让舰船实现了更合理的燃料使用和转换率。简单来讲,就是在减少消耗的同时提升航速。”
拿着一块一元银币大小的纯蓝色晶石,格里芬向米切尔中将推销自己的新产品。
“这也是你鼓捣出来的的新玩意儿?”中将带着感兴趣的目光问道。“它能提升多少航速?消耗方面呢?”
说得再天花乱坠也得看实际效果。
虽然听起来有些儿戏,但鉴于格里芬作为宇宙魔方认可的守护者,对这种非常识性的域外之物肯定比他们更了解。在他们觉得荒谬的事情,或许到了她的认知里就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米切尔连辩证都懒得提了。
专业人士的躺平让格里芬原本的解释全都成了无用功。老实说,她花在解释和说服上的功课比俺寻思加成下的制造时间多多了。
亏我还那么努力地瞎编乱造……
格里芬简单地算了一下。“直径25mm硬币大小的能量块可以提供万吨以下巡洋舰以40节的速度持续航行1个小时。消耗燃油量为原本的一半。缺点是吨位越高,这一效果越不明显。”
“我还以为加上‘无限能量’几个字的东西,效果都是碾压式的。”伯克上校呵呵笑道。
谁都看得出来,他是故意的。
40节的高速,他就没见过哪艘军舰能跑出来。不仅速度他很满意,更少的耗油更是意外惊喜。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接受。”中将也点头表示认可。
如果耗油量降低一半,那意味着续航力增加一倍。哪怕不开加速,舰队在广褒的太平洋上也能巡航更长时间。
更何况这还只是硬币大小,这类小东西船上能存放的地方太多了!
至于万吨以上的船转换效果不明显?造个更大一些的能量块不就好了?
“你刚刚说这只是试验品?”
“是的。”格里芬点了点头。“因为时间紧张,我只造了五个。”
“这东西我们也能直接触碰吗?”一名校官一脸好奇又畏惧地问。
“外面包着保护套呢,放心。”格里芬说着把硬币抛给对方,并欣赏他小心翼翼的反应。“我在制作能量币的时候就考虑过接触问题了,按照设想,我希望将来它也能用在汽车上,实现节能减排。如果有人愿意买来当装饰品的话,我也可以设计一些其他形状。”
“那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成果吧。”米切尔批准了试验。他叫来了一名参谋。“你联系萨凡纳号的舰长,把这东西交给他……这要怎么用?”
“直接丢油舱里。”
米切尔嘀咕了一句。“还真是简单粗暴。去吧。”
参谋小心揣着能量币,坐小艇前往一旁护航的巡洋舰。
十来分钟后,就看到萨凡纳号的烟囱排出的烟逐渐由浅灰变浅蓝,这是一种极其纯净的颜色,在让人感到视觉舒适的同时,这艘一万多吨的轻巡洋舰缓缓提速,不一会儿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出了阵型,独自潇洒地驶向前方。
“看起来不错。”通过闪烁的灯光,米切尔确认了船只和人员安全,对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