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最大限度的把罢免魏冉的祸端和带来的震动降到了最低,避免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不利局面,为秦国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有生力量,为接下来的秦赵两强直接对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一个岁末大朝之上,做到了真正的退隐罢黜两座秦国权势的高山,无疑让秦王声威赫赫,震慑所有心怀不轨之势力。同时在白起的支持下,由于张禄的出色表现和提出了远见卓识的“远交近攻”的大政国策,秦王破格下达诏令,让他接替了魏冉的相位。
从此在秦国庙堂之上,形成了以秦昭王嬴稷为核心,以张禄为相国领政,以白起为大将军治军的,高层统治三巨头,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停止内斗,兵锋一致对外,开始谋求贯彻执行张禄提出的“远交近攻,步步蚕食”之国策的国际环境。
而此次事件之后,外戚被铲除,新势力注定崛起而代之,因为这次收益最大的除了秦王本人之外,就是老秦人及嬴氏公族了。因为对外戚残余势力的不放心(能用,但不可重用),秦王开始重用老秦人,其代表人物就是孟韬,他彻底得到了秦王的信任,授职候正,正式接管了秦国的谍报部门。
从此,孟韬和王稽一起,内监百官,外窥六国,成了秦国着名的两大特务头子,在彼此相互制衡中,真正的成为了秦王的心腹之臣。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的生母,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垂帘听政战国第一强国秦国国政四十余年的的宣太后被废,9月,她的弟弟穰侯魏冉去职,客卿范雎开府总览大秦国政,标志着秦昭王大权独揽,范雎“远交近攻、步步蚕食列国”的国策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秦王嬴稷,在王位之上苦熬了几十年之后,为了政令一统,集中全国之力与赵国争雄,培养多年寄予厚望的太子悼薨逝,数十万秦军锐士身死他乡,终于得偿所愿。
当此之时,魏齐燕楚早已在几番大战之后国力衰弱,基本退出了争霸统一中国的历史舞台,而赵国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下,国力大增,特别是打造的一支足堪与大秦虎狼之师相抗衡的新军,又在马服君赵奢为主将的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让赵国像一匹黑马迅速疾驰到争霸统一的核心位置。
且看秦赵大争,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