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悔之晚矣。
在孙寿失去儿子后,孙寿阴差阳错爬上了李鸣凤的床。
其实这一切皆是德仁夫妇俩苦苦哀求李鸣凤,言说让李鸣凤借腹生子,不然,孙家就绝后了,李鸣凤少年心性,又心地善良,奈不住德仁夫妻俩三番五次央求,又听得是向孙寿借种,心中暗喜,自是羞愧同意。
而孙寿和李鸣凤一夜风流回去后,他亦懊恼无比,亦不知内心想些什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单说孙寿和李鸣凤一夜风流后,回到家中,又是受那媳妇一阵抱怨,言一整晚人又是死哪去了,就没个归家之说。孙寿因做了亏心事,便埋着头,抽着旱烟,由媳媳妇说道,正说的起劲,内屋中小儿子从床上被闹醒,又“乌拉拉”直哭。李桂琴见男人不吭声,便亦停止了抱怨,自去哄孩子去了。
翌日午时,庄子外来了一标人马,皆锦衣华服,大约十六七众,皆骑马赶车,在庄门外言要求见孙寿。
孙寿听得庄客来报,便出门而去,远远便看得一人飞扑下马跑来,近前一看,却是那离去好长时间的寸心。
但见寸心跑上前来,抱住孙寿便大哭道:“大哥,我想死你们了。”
孙寿忙拿袖子帮他擦了眼泪道:“这偌大汉子,怎么还像婆娘一样,哭哭啼啼,不怕惹人笑话。”
寸心闻言,方才止住眼泪,言道:“哥。咱义父病重,遍寻名医而不得治,时日亦不多了,义父派我来寻你等,他希望见你们最后一面……”。
孙寿闻得,亦心急如焚,忙招呼众人马进庄,进得庄来,他一边派人去寻邓云邓天及屈武,他又一边和寸心急急地去找寻母亲吴氏。
在路上,寸心抽空问及小黑所处,孙寿惨亏道:“小黑已经跑了。”
寸心大急,惊问缘由,孙寿细讲了一切,寸心闻言道:“大哥尽管放心,它不会丢的,我预感甚灵验,我感觉未多长时间,便可见到他了。”
孙寿道:“心弟,但愿如此。”
两人说话间已来到了吴氏和陈氏住所,两人不容通禀,便闯了进去。
进的屋中,但见吴氏和陈氏正在说话,两女人见到孙寿和寸心进来,十分惊喜。
因为寸心以前甚是灵动,甚招吴氏和陈氏喜怜,因鲍土司有事而去,两女人还经常念叨,今见寸心进来,便问长问短。
半天双方才叙礼完毕,便问寸心何来,寸心自是讲了事情前因后果。
吴氏便问孙寿道:“寿儿,不知你有何想,可大胆讲来,我听后再作定夺如何?”
孙寿道:“我想跟庄主辞去管家一职,联络众兄弟去见那义父最后一面,只是恐媳妇不允许,另外,请母亲随我一道儿去,若能医治好义父,定是一番好事。”
吴氏闻言,沉吟半晌道:“寿儿,你这一去,不必向那庄主辞行,你若明说,他自会拒绝,恐难成行,我在此住了这么久,恩怨已了,在住下去,已感窒息憋闷,我就随你走一遭。”
陈氏闻言,亦满心欢喜道:“吾屈敝此地太久,终可以又闯一回江湖了。”
孙寿和寸心闻言,大喜。
众人商议半天,绝计立时行动,只恐夜长梦多,惊动了老庄主,恐难成行,便立即安置了众丫鬟仆人,给予众人巨额补偿,言三日后可自行离去,众丫鬟仆人哭哭啼啼半晌方才离去,亦有五六丫鬟铁了心要跟众人而去,不答应便致死方休,吴氏只得应允。
翌日晚,众人吃过晚饭后,便三三两两如同逛马路一般齐集孙寿家中,喜得邓云邓天及屈武亦先后而至。
当三人问及此事,亦云一齐去见义父,问及军务,三人道:“军中事务,承宗早就不让过问,众人只是一虚职而已,我等早就憋屈坏了。”
而孙寿媳妇知道孙寿要离去,却跪于婆婆吴氏身前,哭诉道:“儿媳定不远行,儿媳我从小受李家恩情,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我生生死死跟着小主母。”
吴氏闻言,冷笑道:“俗话说的好,嫁乞随乞,嫁叟随叟,你倒好,嫁于孙寿,想得却是李家,你好大的胆子。”
李桂琴哭哭啼啼道:“婆婆别逼我太甚,我只是不想再跟孙寿过穷日子了”。
吴氏闻言,冷笑道:“好一个糊涂娃,这金钱皆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这些财物,不过是凭添累赘而已,你实在要,我便许你泼天财富,如何?”
李桂琴闻言,心中暗想,又来骗我呢,便冷冷逍道:“我不要那财富,我只不想和孙寿过日子而已,他一榆木疙瘩……”
话未尽,陈氏和众人忙是劝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