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东北大连地方传说故事 > 第13章 胭脂河

第13章 胭脂河

金州城东有条小河叫胭脂河,河水像一条飘带,弯弯曲曲绕过金州城,流入西海。河床上铺满各色各样的鹅卵石,两岸长着一排排绿葱葱的相思柳,好像在思念着什么。令人神奇的是,在这条小河里洗过的衣服,有一股胭脂的香味,穿在身上很是熨帖舒服,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这段来历,还得从明朝年间说起。当年,这条河的中游有一处大庄园,河水就从庄园中心穿过。庄园的主人姓金,人们都称他金员外。

金员外有个妻侄女叫翠兰,因为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就领家来当女儿养活着。不过几年,翠兰姑娘出落成一个又贤淑又俊俏的大姑娘。老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便三媒六证地让翠兰和自己的独生儿子订了婚,就等儿子求取功名以后,再择吉日良辰完婚。

不幸的是,订婚的第二年,金公子乘船去赶考,海上遇到了风暴,船翻人亡,送来了丧信儿。按老规矩,女人只要订了婚,就算是人家的人了,翠兰姑娘只好留在金家活守寡。

金员外家有侄儿侄女一大帮,为了让他们求取功名,特请来一位姓孔的年轻人做教书先生。先生叫孔儒,年方二十,生得眉清目秀。只因为家道中落,生活没有来源,只得以教书为业,赡养老母。

孔儒见翠兰成天愁眉不展,就经常送些书画、诗文给她消遣。一来二往,姑娘那颗凉透了的心,便慢慢苏醒过来。

到后来,一天见不到孔儒,就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孔儒是个直爽人,他关怀翠兰是出于同情,可没往别处想。他一边教书,一边苦读,准备日后求取功名。

一晃两年过去了,金员外老两口看出了翠兰的心思。他们怕闹出不好的名声,便借故把孔儒打发走了。

翠兰知道了这件事,急忙打发丫环把自己佩戴的香荷包送给孔儒,作为定情礼物。并约他黄昏后在河边相见。

原来,小河穿过庄园出口的地方扎了一道木栅栏。天一落黑,一对有情人便在这里隔栅相会。两个人有说不尽的心里话,道不尽的儿女情。

最后约定,天天晚上在这里见面。几天以后,翠兰突然不来了,孔儒天天在河边打转转,熬糟得水米不进。

这天晚上,孔儒来到河边等了不大一会,翠兰的丫环出现了。丫环带来翠兰的一封信,还送来一盒金首饰。

翠兰在信中嘱咐他,切莫让儿女私情误了终身,鼓励他专心读书,求取功名。孔儒深受感动,发誓今生不得功名不见翠兰。

转眼又是一度春秋。这一年孔儒打起行装进京赶考。在深海老洋里遭了倭寇的打劫,孔儒逃得了一条性命,也误了考期。

他没有脸回家,漂流到山东一家大户教书。一边教书一边苦读,三年后终于考取了进士,被派回金州做官。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孔儒衣锦还乡。回到家来,见老母健康如初,很是惊喜。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年来,都是翠兰姑娘送米送钱照料老母。

孔儒十分感激,急急忙忙来到金家庄园要见翠兰。路过河口,见栅栏如旧,不禁勾起了无限的思念。

来到后花园,见园中荒草过膝,绿苔满道。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翠兰昼思夜想牵挂着孔儒,思念过度一病不起,两个月前含恨而死。

金员外遵照她的意愿,把她葬在河口栅栏旁的柳林里,在那里望着她那漂流在外的心上人。

孔儒含悲来到河边,一头扑在坟莹上,呼天抢地的大哭一场。哭完了来到河边,从怀里掏出翠兰送他的香荷包,双手投进小河里。说来也怪,荷包一浸水,河水立刻散发出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和翠兰身上的味道一般无二。

人们都说,这是翠兰那荷包里的胭脂散发出的香味。从此,这条无名小河就有了名字,叫胭脂河。

孔儒含泪离开了胭脂河,天南地北地去做官,立志终生不娶,孤守空房。不管他走到哪里,每年春天都要不辞辛苦返回金州,到胭脂河边祭奠亡灵,然后抱恨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