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封情书,写给「共感者」与「文学紫微星」。
“血、梦魇与投射自我的《镜子地狱》。”亦星最近总做关于芥川龙之介同名小说的阴暗噩梦。
亦星是谁?
虽然自己一知半解,中文系新生亦星的本质却是万中选一的文学「共感者」:能对笔下人物百分百共情,并可拷贝任何作品中的情感为己用。
抱着改变命运的念头,亦星报名了文学界有名的“镜宫“大赛,盼望在三个月内写出完美作品,拔得头筹。
愁于运笔时,亦星邂逅了「紫微星」紫姬。
她答应帮助亦星提升文笔,赢下比赛,条件却是“将自己从文学的「镜子地狱」里解救出来”。
二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浮出水面。
亦星也陷入了与陈久梦、韩泠、林欧等选手的角逐中。
他已入局,故事会如何发展?
正文:
这座蔚蓝与浅银色交织的钢铁森林,刚刚从深眠中醒来,仿佛自有生命。
清晨的微光在钢化玻璃的鳞甲上反射,城市像一只蛰伏的巨龙。那些真真切切的人,比将起来,反倒渺小失真。一粒粒的如蝼蚁一般。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稻禾半枯焦。宋人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一个高瘦的青年半拄着三轮车,站在路边。
他的眼睛有神而诚恳,看上去是个不会撒谎的人。眉宇称得上蔚然深秀,只是略带市井气。脸上因为早起来不及梳洗,显得灰扑扑的。
咸汗从他的额头淌下,“宋人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儿——摇。”他在尘土飞扬的街上,嘴中喃喃唱着,拖长了一个音。
三轮车里盛放着瓜果,都是应季的,还有一些菜市场见不到的菜,比如冰草和蕨类。
街边偶尔过来一两个行人,青年就会停下唱歌,吆喝着兜售自己的菜果。
“这菜怎么卖?”
“2元一斤。”
“都蔫了,不好卖了,便宜点。”
“大姐,我可刚刚出摊……算了,你看着给吧。”
青年是街上一闲人,街是城市里的一条河流分叉,分叉则是地图上一点。太渺小了。
青年姓亦名星。他缺钱的很,所以出摊卖菜,挣得二三厘,对付生活。
除此之外,他今年刚刚考上N城大学的中文系,是准大学生,还有一个月开学,仍差学费2532元整。
傍晚,他骑车一个半小时回到自己居住的城中村小家去。穿着最简朴的缝补过的粗布衣,耳机里却放着Maximilian Hecker翻唱的《Creep》,绚烂的街景向亦星的身后流去。城市轻盈得像一片羽毛,亦星是则追逐着它的怪人。这就是城中村落魄小文人的精神写照。
天已经擦黑,亦星回到墙体斑驳,写着红色“拆”字的家。母亲把做好的汤菜端出来,递给亦星,叫他趁热吃。
没有肉,却有西红柿炒鸡蛋,亦星喜欢甜口,就着米饭吃了很多。
“学费还差多少?妈做主,家里给你补了。”母亲说。
“不用,妈,”亦星没来由鼻子一酸,撒谎道:“我今天又挣了几百,很快钱就凑足了。”
午夜,亦星穷得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他想到什么似的,从床上一跃而起,打开破旧的老式电脑。QQ的短屏出现了,亦星点击了里面的“青汁写手接单群”,打开。那里,专营灰色产业。说好听,是影子写手,说难听点,就是代笔。
花样的写作要求都能在这里被满足,有要求网文细纲的,单位党建公文的,还有各科毕业论文的。报酬因难度不同从几十块到上千不等。亦星依靠一个女频网文续写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千8的价格,异常低廉,却聊胜于无。
他想,再接一单吧,脏手就脏手了。这小青年,因为思想古板,谨记高中文学课老师的教诲,可是曾相当爱惜自己羽毛的。
他眼光突然撇到一枚大单,标价5000元。亦星眼疾手快,点住了派单员。
“无论是要写什么,开锁门小黄车都行,我接。”他打字。
“叮”荧屏上很快蹦出了一行小字:“你已完成接单,接下来单主会加你QQ详聊。”
亦星不知道,这次接单会改变他的命运。
”叮“QQ又响了,“镜子失格请求加你。”
亦星接受了。
对面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