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赈灾那会儿,陈青总是喜欢先去城郊的田野边走走,然后再从城郊走回去,回到县衙办公处理各项公文。
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城市的钢铁丛林里,一年到头听不见几声鸟叫和绿油油一片空旷的田野。整天享受着996甚至007的福报,就差猝死了。
这辈子倒是不错,出生在一家殷实的人家,时不时还能有点荤腥可以吃,还可以看自己喜欢的风景,若是城郊赈灾营有事,干脆就留在营里面管一管闲事。
谁家的东西没了,谁家小孩子发烧了,又或者谁有个筋骨挫伤啥的,陈青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真气都快被他玩出花来了,堪称万能小能手。
一来二去的,赈灾营的大家就不怕这个平日里穿的青衫的使官,还会和他打趣说笑。
。。。。。。
从县衙一个人晃悠悠地出来,大脑空荡荡,不知道怎么滴就来到了这片常来的城郊赈灾营。
营地里面都是现在无家可归的难民,以前家乡有句老话,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陈青其实一直不喜欢这句话,这说的好像只要你早起一点,多努力一点,再勤奋一点,就能吃上一口饭,可结果呢?
难道这些人还不够努力吗,那么努力地工作,耕耘,一年到头来都吃不上几回肉,难道都是他们自己的错?难道起的还不够早?还不都勤劳?
起的早,不过是穷人没有资格睡懒觉的,不是所有人都像高谦那样有资格肆意挥霍,一掷千金。
想到这,某人心中那股子火气似乎又上涨了几分。
可就是这样困苦的生活,却没有打倒这样一群认真生活的人,所以每到清晨,寂静了一晚上的营地就像复苏一样,是一天当中最充满生机的时候。
陈青以前喜欢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俯下身子,一屁股坐在田野上的土墩子上,也不管地上脏不脏,静静地欣赏远处这一份生机盎然的景象,就是院子里洗衣服的小婢女又要小声抱怨几句,他这个使官怎么这么喜欢玩泥巴。
过了一会,陈青一回头,发现又有一伙小屁孩蹲在他后面看着他,畏畏缩缩不敢上前,甚至还有穿开裆裤的也跟在后面。
陈青也习惯了,向他们招招手,主动把他们唤到了眼前。
年轻使官举起双手,用力揉了揉僵硬的脸庞,像是要把昨夜所有的不愉快全都抛之脑后,然后假装板起脸,假装严肃:
“嗯?怎么会有人偷偷躲在本官后面呀? 让我猜猜怎么回事?哦,,,是有人拿东西贿赂我呀!嗨呀,小小年纪不学好,长大了那不得上天去呀,,, ”
几个穿开裆裤的,吓的连忙跑到年纪大点的小孩子后面,从后面钻出小脑袋怯生生地看着他,后者倒是不怕,笑嘻嘻地看着,漏风的门牙都笑出来。
嘴里头一本正经地说教,某人手上却不闲着,伸手接过小孩子们送的礼物,全部笑纳,有漂亮的小石子,奇怪的树枝,小小的弹弓,,,,,,
年轻人也没占孩子们的便宜,拿身上带着的蜜饯零食和他们换,这也是这阵子的常规操作了。
营地里的人都知道有个奇怪的年轻使官喜欢和小孩子们玩,经常拿零食和他们交换,说是分享快乐?大人们也不懂,不过孩子们特别喜欢,毕竟谁会讨厌甜蜜蜜的蜜饯呢?
陈青这会摸摸这个的脑袋,一会摸摸那个的脑袋,那边再夸奖几句,要不是这些孩子还小,他就给这些小屁孩留作业啦,让他们也知道什么叫做“义务教育”!
没一会,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走了,陈青看着嬉笑打闹的孩子们,嘴角扯出一抹微笑。忽然看到不远处还有一个妇人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站在田野边看着他。
小姑娘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妈妈,妇人点点头。小女孩就撒着小脚丫子朝着年轻县令扑过来,小手背在身后,藏着什么东西。
陈青蹲下身子,看着一晃晃跑过来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眼睛大大,鼻子小小的,可爱的紧。身上的衣服都是密密麻麻的补丁,针脚却缝纫地很好,洗的也很干净,有一股子皂角的香气。
小女孩子举起带点婴儿肥的小手送到年轻使官前,脆生生说道:
“送给你!谢谢你救了我和阿娘。”
陈青轻轻接过小女孩手中的东西,还没反应过来,小女孩红着脸害羞地,又风风火火地跑回到阿娘身边。妇人朝着年轻使官鞠了一躬,带着小女孩子走了,走时女孩子还朝他挥挥手。
愣住的某人打开手心,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