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幼慈摆摆手:“不着急姑姑,明日再收也是一样的,现在也很晚了,你去休息吧。”
“没事的,反正奴婢现在也睡不着,今日可以先收拾一些,剩下的明日再整理。”
合欢坚持,温幼慈便不再说话,也就随她去了。
翌日。
温幼慈早早的就起床梳洗。
随后她去了前院找苏渔和宋榆景一起用早膳。
看到她时,苏渔和宋榆景愣了一愣,随即面上便浮上一片欢喜。
因为天气冷的缘故,往日里温幼慈都是在自己院子里用早膳,这还是她头一回到前院来找他们一同用早膳呢。
“小慈,快过来。”
苏渔笑着朝温幼慈招招手。
宋榆景则扭头吩咐道:“王叔,再添一副碗筷。”
王管家动作很快,不消片刻就重新添了一套崭新的碗筷上来。
三人安安静静的用早膳,时不时的说两句话,也还算温馨。
桌面上被撤干净后,温幼慈掩唇擦了擦嘴角,而后说道:“阿娘,哥哥,我有个事情想与你们说一下。”
母子二人的视线皆落在温幼慈身上,目露疑惑。
苏渔眉毛微微挑起,带着一丝丝好奇:“什么事情?”
温幼慈掩唇轻轻咳了两声,唇角轻抿,道:“我要离开上京。”
“什么?”
苏渔和宋榆景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苏渔柳眉紧皱,急急忙忙的说:“怎么突然想着要离开?小慈啊,可是出了什么事?”
宋榆景也适时插了一句嘴:“你想去哪里?”
温幼慈闻言沉思良久,随后开口慢悠悠地讲述自己内心的想法。
“阿娘,哥哥,我十五岁了。这十五年来,我从未离开过上京,我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南山。”
她说着,深吸一口气。
“你们不想我离开,不过就是因为怕我的身子受不住舟车劳顿,可是我想去看看外面的风景。”
“我不想一辈子困死在这座城里。”
良久的沉默在三人之中蔓延开来。
好半晌,苏渔才消化了温幼慈的话。
她也想通了,人生在世,图的就是一个开心。
既然温幼慈在上京待的不开心,那让她出去散散心也未尝不可,说不定还有利于她的病情恢复。
这么想着,苏渔也舒了口气,眉目舒展开来,她语气温和,柔柔说道:“出去散散心也好,你素来有主见,既然决定了,阿娘也就不再多说了。”
宋榆景却是始终皱着眉,神色冷冽。
他实在是不放心温幼慈。
如今世道混乱,流寇丛生,温幼慈一个小姑娘出门在外属实是很危险。
更何况这些年来北沙国一直养精蓄锐,如今他们也算是缓过来了,现在更有想撕毁停战协议的想法。
他们如今在边关屡屡搞些小动作,也只是在探查晋国的实力。
不出意外的话,恐怕两国不日就又要爆发一场战争了。
到那时,山河变色,百姓流离失所,而温幼慈在外,免不了会受些波及。
宋榆景眉毛微微蹙起,带着深沉的思索,随后,他扬声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温幼慈的眼神不着痕迹的闪烁一瞬,她抬眸看向二人,不露声色。
“许是在哥哥大婚后。”
宋榆景闻言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到时可与我一同出京,一会儿我去给你安排一些护卫,待我们分道扬镳后,他们就可以保护你。”
温幼慈脸上微露喜色,她唇角微扬,笑道:“谢谢哥哥,谢谢阿娘。”
温幼慈欢欢喜喜地回了远香院。
苏渔与宋榆景对视一眼,又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满的担忧。
苏渔不解的看向自己儿子,她眉心微低,略带愁容问道:“就不能让小慈与你一同去边关吗?”
宋榆景无奈的看了眼苏渔,沉声解释:“母亲,边关危机四伏,且时不时就会受到北沙国的袭击,小慈去那里岂不是更危险。”
苏渔眉头一皱,忍不住拔高了音量:“可是待在你身边,总比她一个人在别处安全些吧!”
宋榆景轻轻叹息一声,道:“还是等父亲回来再好好商量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