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的‘圣母玛利亚颂词’中结束了。
“这词我也会喊。”霍腾无语的低声说。
布尔嘉德稍微汗颜,低声安抚:“台上的神父是贵族出身,知足吧。”
他的潜意思是,许多贵族出身的教士,连他娘的圣母玛利亚颂词都不会。
大家都很尴尬。
同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记载,几乎所有教区的教堂从来都没有满员,缺员从25%-80%都有。许多正规的主教、神父,都只懂一个圣母玛利亚颂,有些人连最基本的拉丁文都不懂。
譬如基督教的基础内容,1551年的调查中,一个教区一大半的神父,连十诫这种基础内容都不懂,有人甚至不知道耶稣传授的主祷文,就非常离谱。更不提基督教进阶一点的教会礼仪、七种罪行等等。
事实上,这些本该由神父掌握的内容,却一直都没有推行下去。多数乡村神父,连拉丁文的‘耶稣’都不知道啥意思。
还是那句话,在近代以前,基督教就是精英群体们自己玩的知识。
在10世纪留名封圣的大主教,这几个人的作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出奇,放在罗马帝国可能还不配给提鞋,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写出自己的创新和知识见解,已经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经过一场弥撒,霍腾对教会究竟有多糟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就这吊样都能吊打周围的原始宗教,可见原始宗教究竟有多糟糕,多不适用于社会发展。
一场相会结束,霍腾交出钱财,算是换得了独立。
当然,他在此之前还请本多夫,专门前往巴伐利亚东侧的奥地利地区,找皇帝康拉德换取敕封文书。
简单的讲,就是和迪奥多里克算清了前账之后,还要和上司再建立一份新的合同,算是大家新的开始。
唯一的大问题是,康拉德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抽了。
他的文书中,把伯爵的位置封给了霍腾,而不是女伯爵康诺莎。
作者的话:抱歉,一下子休息了两天。给大家道歉。这本书是《信仰的法则》,昨天整来看了看,真是大开眼界。
正在处理,请稍待。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将错就错
霍腾得知消息以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康拉德这家伙,不会是想害死我吧?”
无论如何,中世纪还是有着强烈的阶级分隔的。霍腾一个出身于底层备修士的米尔豪斯男爵,本职也无非就是哥廷根宫相的家伙,突然之间就被突击提拔,并越过了哥廷根的原采邑主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很不合格的。
所以,霍腾也注意到系统并没有向他提示解锁了新的职位的消息,证明这个授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但肯定是有争议。
负责传令,但并没有参与具体册封文书书写的本多夫一下子拉胯了。他没想到,康拉德竟然会这么没有品味的,在小地方阴自己和霍腾一把。
不管康拉德自己如何辩解,但越过康诺莎这个根正苗红的原封建主,直接把她的宫相提拔为采邑主人,这就触犯了一个采邑分嘱两主的规矩,更不提如何违背贵族之间的默契了。
连威利基斯听了,都连连摇头。
霍腾无语的吐槽:“这家伙,怎么跟亨利是一个样呢?”
正好已经死去的亨利二世,在法理上算是康拉德二世的亲戚。具体应该算是康拉德老婆,施瓦本公爵女儿玛蒂尔达(他与玛蒂尔达是近亲结婚,差点就革除教籍)的祖父,是奥托大帝的女婿,亨利二世则是奥托大帝的孙子,属于扯老远的类型。而具体到个人,康拉德二世的祖父,也是奥托大帝的女婿。
这便是为何指责康拉德近亲结婚,他和皇后玛蒂尔达确实是在血脉意义上的近亲,是奥托大帝的两个支系。只不过因为是相隔四代,错开了教会的三代规范,打擦边球过去了。
总之,在这个时候的德意志,任何大贵族八成都和奥托大帝是有关系的。否则为何会有‘非奥托血脉不可选王’呢?
只不过欧洲人承认母系血脉也是可以参选、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导致许多看起来八竿子远的贵族,一查族谱发现母族都是一家,不可通婚。许多参与选举皇帝的贵族,看起来好像群魔乱舞,但追溯都能查到奥托大帝身上。
但萨克森公国的大小伯纳德?比隆父子可不能参选,他们俩的先祖是齐格飞当年的勇将部下接盘比隆家族后有的,一直没有与奥托家族联姻。他们虽然继承了比隆这个姓氏,而历史上真正的比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