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大家更关注的事情都集中在即将贯彻下去的国家体制改革上。
对于帝国大会的成员资格改制,允许各省各阶级的成员选出代表,这个代表人数的数量多少,就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特别是法兰克福所在的法兰克尼亚,这可是帝国人口最丰富的省区,持续不断的向外输出大量流民人口。黑森领大半都是法兰克移民。
如果让人口最多的法兰克尼亚,和人口最少的卡林西亚,享受同等数量的代表席位那当然不行。因此乡绅代表体现的是人口总数的代表制。按照每十万人的人口总数挑选代表。
在法兰克福的行宫中,刚刚匆匆赶到的长公主与霍腾,与几位大臣进行了幕后的磋商。
霍腾正在解释为什么要这么选:
“为什么要按照人口数量挑选乡绅代表?因为乡绅们代表的是我们即将推行的全国人头税、农业税的缴纳主力。他们想获得参选的资格,就必须将自己和所拥有的的村落人口登记起来。我们只按照税册来排列代表人选。”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只要将纳税和资格拼接起来,再小心去调控,总能收到合适的效果。
“那这个城市代表为什么要选择成每个城市只有两位呢?”傻乎乎的二公主在旁边,绞尽自己不怎么聪明的脑袋瓜,寻找着她试图能搞懂的部分。
这个问题,长公主就能回答。
“因为每个行省的帝国自由城邦数量有限。而且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获选为帝国自由城邦,各城市人口不一,因此强大的商业城市就会侵占小商业城市的空间。”
其实长公主在这里点名批评的,就是热那亚、阿马尔菲、比萨、卢卡,这四个意大利四小强。这几家的人口要远超过其他贸易城市,算人口肯定要出问题。
威尼斯不算帝国领土,自然就不算入其中。
就算他们想加入进来,霍腾都得思索三分钟他们的反骨仔特性。
“各省的贵族代表与教士代表相互挂钩,因此如果某地教士强而贵族弱,或贵族强而教士弱,都将无法独霸一方。”沃尔姆斯主教,资历最老,也是在座大主教们的导师级的威利基斯对霍腾的方案十分赞赏。
“而且, 我们也要吸纳克吕尼修道院这样的优秀经验,对教士们进行严格的培养和约束,以避免他们和地方贵族们沆瀣一气。”霍腾补充了一点对教会的改革内容。
整个改革方案,受损最多的其实是教会。
而威利基斯、布尔嘉德师徒,塔吉诺大主教、赫里伯特首相都能给予支持,其实难能可贵。
因为贵族们的利益在土地,而霍腾并没有对还处于红利期,到处都是可开垦土地的贵族们下狠手。反正他们的经营能力那么臭,原先搞不定的事现在也搞不定。
而教会,在财政上被皇帝直接将教会的财政系统并入行政机关,在权力上又被强制分割出了官僚团体,从此以后当官不能当主教,当主教不可以有官爵,要实现政教分离。
教会就像是从脊髓中间竖切一刀,彻底变成了一个更宗教化的纯信仰机构。
“说到这里,各贵族的权益如何保证呢?”布鲁诺提出了疑问。
“这个交给法院来审判。”霍腾摇摇头,皇帝不能公开偏袒,必须把这些事的责任甩给法院。
执政、法院、议会,听起来好像非常现代化。但不能说老爹像儿子,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欧洲原有的机构和权力组成,遗传改良到了现代。
也可以将霍腾遵循旧习俗改良的这一套方法,看做是中世纪版本的美利坚合众国,因为神罗的确就是一大群邦国组合而成的普世型帝国结构,所以许多地方内核上就很像美帝。
总的来说,就是霍腾整合各种旧有的、改革的部分,在上层建筑完成打通,自上而下的贯彻一个全新制度的变革。
也幸好现在是农业的红利期,大开垦的流民们还在努力的为皇帝创造出更多的农田。若是迟几十年,人口爆满时,改革的红利期可就过去了。
会谈到末尾,霍腾向各位大主教行礼感谢:
“希望诸位多多努力,这本是明年的改革计划,但是奥托·萨利安的死亡让这个计划加速实施,我们也就不得不强行上马。能做成多少,就看诸位了。”
【获得国家状态:行省制改革】
【行省制改革:行政效率+50%(需要造纸工坊)、地区安全+1(需要军营)、居民快乐+3(需要教堂)、各城驻军增加(需要贵族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