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嘉德的大力赞赏,并在国教的教育和传教体系里修订为主要内容,以方便巩固国教的根基。
在有心人看来,这种语言上的艺术,怎么看都像是故意安排好的,像是借用这次大发现的东风,来给帝国国教不太坚定的存在根基打补丁。
这个事情爆发的快,走的也快。
不过几天的功夫,布尔嘉德就完成了提出、载入经典,由教会支持的步骤,一步到位解决帝国国教在圣经里找不到对应的问题。
如果说,给帝国国教打补丁,只是一种政治作秀的话,那么当争论进入高潮时,最惹人注意的争议被捅出来,则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暗潮汹涌。
在这样的引导中,许多势力都发现了好处。
圣经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圣经中,耶稣基督的话术被不断地锤打到了极致,同一句话可以解释出无数种意思。因此如何解释主要看你去引导。这种状况和百家争鸣时,大家都拿周公,或者干脆编造古人的话很相似。
这只是第一层。
由圣经的写作风格可知,圣经在不停传播和翻译中,是经过无数次修订变化的。因此不同版本内容不同。
那么如何挑选版本也是自由心证的选择,这是第二层。
还有更高明的。
为了‘安抚’人心,霍腾宣布要亲自在法兰克福教堂里给众多主教、教士们布道,以整合人心。
听起来很美好,但是仔细一想,不是教士给国王布道吗?
怎么变成皇帝给教士布道了?
而这,正是皇太后苏布尔的主意。
因为哈里发就是这样的宗教意味极重的存在,因此霍腾也可以参考哈里发的职责。
不过这种行为实质上也在圣经里能找到对应,那就是将自己比拟为耶稣基督,是现世里耶稣基督的影子。
在《旧约·以赛亚书》中,提到先知以赛亚告诉犹太国王亚哈斯:“必有童贞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与之对应,《新约·马太福音》里就提到,以马内利由圣灵孕育。
那么这两个前后明显对应,打补丁式的内容,可以引导出什么呢?
非常重要。
首先,以赛亚先知,以及这位童贞女生出的以马内利,本身可能就只是犹太族的古代寓言故事。但是当基督出现、死亡和复活后,同样为童贞女意外怀孕生下的基督,就与以马内利形成了影子和现实的对应。
因此基督教义中,常常将以赛亚和以马内利,基督联系起来,作为前世代与后世代的对照。以马内利是影子,基督是实体。以马内利是预言,后者是实现等等。
再结合新约里,以马内利由圣灵孕育,而圣灵由圣父圣子来孕育。
又可知,圣父是全能的主、圣子是耶稣基督。
那么得出结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神,会孕育第二个以马内利,作为后世代对基督时代的对应。
这是一个只可能在教会里讨论的问题,绝不可能被证实。
所以有没有可能,圣灵已经在孕育以马内利,作为耶稣基督的影子,而他就是霍腾呢?
耶稣有三个职分,分别是先知、祭司和君王。他为先知时,指引大家的道路;他为祭司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为君王时,则在复活之后统治着他的国度与子民。
终于,在基督的三个身份,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这个争论论点上,霍腾引导的争论潮流才终于暴露出来。
如果说君王,就是复活的基督重新统治进过大审判后,并重新创世纪的子民,那么如果要从现实中寻找一位如同耶稣基督般的君王,他是谁?
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结论,这样如耶稣基督般统治世界的君王,有且只有霍腾一个。
只有霍腾,既符合童贞圣母怀孕生子的特征,又有着如末日审判般大征服的丰功伟绩。同时又是霍腾,能够与耶稣基督形成对应,成为耶稣基督在大地上的影子。
所以,伟大的霍腾皇帝,他在圣经的解释中就是圣父圣子圣灵所孕育的以马内利,是基督的复活,是基督的影子,是基督的第二个对照体。
因此再重新回到一开始的地方,皇帝给主教、教士们做弥撒不就恰好合乎情理了吗?
站在你面前的,可是第二基督啊。
状态不行,请假一更
很玄妙,如果休息不好,写作的状态就会很差。这两天因为家里的事跑来跑去,睡眠确实不够。。。五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