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 第4章 别学坏了

第4章 别学坏了

“少扯淡,说正事!”

赵卫国没空和赵卫军说这些不着边的话,赵卫军带着贱兮兮的笑,说道:“你还不知道吧,把你推下桥的,是个年轻的娘儿们。”

“是个女的?”

赵卫国稍微动下脑子,就明白了来龙去脉。

一定是赵卫军他们这几个人看人家姑娘长的不错,出言调戏,惹了对方发怒。

正好他从桥上经过,和赵卫军说了句话,被当成了同伙,这才遭此无妄之灾。

他本来还以为,是庄上的什么人看他不顺眼,给他点苦头,他问明白了,日后也好加以提防。

没想到,竟然是被赵卫军连累,还是被一个女人推到河里,这可就有些窝囊。

这要是传到大嫂的耳朵里,指不定要如何编排自己。

“那女的是谁啊?劲儿挺大的啊。”赵卫国随口问道。

“我光顾着调戏那娘儿们了,没注意长相。不过,我敢肯定,那娘儿们肯定不是咱们大队的,要不然,就凭那个身条,哥几个能不认识?”

赵卫军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个碗口的形状,脸上露出了一丝遗憾,“你别说,那个身条,光看着就带劲。”

对于赵卫军的恶趣味,赵卫国丝毫提不起兴趣,赵卫军却是说到兴奋处,不肯让他就此走掉。

尤其是说起了女人的身段,赵卫军更是说的眉飞色舞,大有一个浪荡公子的风范。

只可惜他今日的运气不太好,和赵卫国说着话,就见他的父亲赵长新从堂屋里走了出来,一张黑脸更加阴沉,想必是把刚才的话听的八九不离十。

“爹,我……我和三哥出去转转。”

赵卫军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他父亲,见父亲这个样子,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当即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夺路出了院子。

赵长新打量了赵卫军片刻,指着地上的背笼冷笑道:“你三哥是去背柴火,你穿这个样子,也是要去背柴火吗?”

“麦场那么大,我怕三哥找不到自家的柴垛。”

赵卫军讪讪笑了两声,生怕被父亲留在家里,拉着赵卫国落荒而逃。

出了十一叔的家门,赵卫国还隐约听到了身后十一婶和十一叔的说话。

“娃儿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他想出去转转,你就不要拦着嘛。”

“这兔崽子都是你给宠坏了!你看看他现在成啥样子,不上学就算了,也不肯下地干活,天天吊儿郎当的,就知道祸害别人家的姑娘,老子早晚要被这兔崽子气死!”

听完了这两句,随着越走越远,赵卫国再也听不到下面的话。

兄弟两人走出了几十步就各自分开,赵卫军去找他的狐朋狗友聚会,赵卫国则是背着背笼去了庄子南头的麦场。

所谓的麦场,是前两年队里收完麦子之后,为了脱出干净的麦粒,专门空出碾压麦子的场地。将麦粒扬出后,各家的麦秸就堆成了垛,横七竖八的分布在麦场里。

这几年实行了包产到户之后,麦场不但没有废弃,反而更是热火朝天了起来。

除了麦子之外,像大豆、玉米、高粱之类的粮食,收割之后也会拉到麦场里晾晒的没有一丝湿气,再将籽粒收归入仓。

随着秋收的结束,麦场上又多出了好些个柴垛,进麦场一趟,如同进了诸葛亮的八阵图一般,饶是赵卫国经常替老太太背柴火,也在里面绕了好久,才算找到了自家的柴垛。

种过麦子的天儿,白日一天短过一天,不过是刚过了五点,天色就开始黑了下来。

等赵卫国到家时,已经是夜色笼罩,各家各户的烟囱里,不约而同冒出了袅袅的炊烟。

他进了院门,就见堂屋和东屋都亮起了煤油灯,亮堂堂的灯光从房内透了出来,映在院子里,照的院里亮堂堂的。

赵卫国家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北面堂屋四间,东屋和西屋也各是四间。父母和老太太住在堂屋,大哥一家占了东屋四间,二哥占了西屋两间。

自从大哥做了兽医之后,大哥一家手里有了点活钱,不像其他人家那样节省。而且大嫂似乎是眼睛有些毛病,屋里稍微暗一点,就闹着说看不清东西,是以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就早早点起了油灯。

倒是堂屋里这么早亮起了灯,让赵卫国好奇了起来。

经过了这些年的困难,老头子整天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俭以养德,一般到了吃饭的时候,才会点起堂屋里的油灯。

今天堂屋这么早亮起灯光,八成是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