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串门。
果然就在他迟疑了两三秒之后,就听到了十一叔的声音从堂屋里传了出来。
“哥,我们家的卫军打小就不听话,他妈又一直惯着,现在我是管不住了,也不想管了。卫国自小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也不差,可别跟着卫军学坏了。”
“卫军心思活络,比卫国可强多了。卫国他是个死心眼,认准了的事情转不过弯来,我现在不愁着他学坏,就怕他钻了牛角尖。你也知道,今年没考上学,他这寻死觅活的,差点送了命。好不容易消停了俩月,本来我还当他想通了,他大嫂说他前两天又跳了河,这除了死心眼,连带着脑子也糊涂了起来。他也不想想,就龙潭河里那点水,连个脚脖子都埋不住,还指望着能闷死自个儿啊?这孩子再闷下去,八成要失心疯了!”
提起赵卫国,赵长兴的话里话外满是沉重。
堂屋内静了几秒钟,十一叔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卫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一直盼着出人头地,这突然回来种地,一时半会儿怕是接受不了。这也不是啥大事儿,咋说卫国也识了不少的字,不如给他找个活计,或者结个亲事,分下他的心就成了。”
赵卫国还想多听几句,哪知十一叔话说完,堂屋内又陷入了沉寂。
耳听着堂屋内没啥声音,他忙趁着这个空隙,将柴火送到了灶房。昏暗的灶房里,母亲蒋文淑站在锅台边掌着勺,老太太坐在灶口将火烧的正旺。
见赵卫国进来,老太太一下子来了精神,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个没完。等他出了灶房时,十一叔已经和父亲说完了话,站在院中对着院里那颗粗壮的金桂树指指点点。
十一叔拍了下他的肩头,说道:“你爹忙一辈子,可别让他操心了。明儿个你去街上买点酒菜,晌午你姑父过来,你陪着他喝几杯,有他一句话,啥事儿都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