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李云龙不甘心的尝试罢了。
倒是吕大师一直没有罢休,既然商业活动李云龙不感兴趣那么吕大师就介绍可能感兴趣的人来清风观。
反正隔个一星期到半个月左右,吕大师就会陪人上清风观饮茶,一来二去的清风观终于在本地有了些小名声。
吕大师介绍来的茶友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忙于事业,奔波忙碌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情玩什么宗教信仰?
也就是中老年人当中一部分人的心态和年轻人不同,见多了世事沧桑难免有些想法会发生变化。
说到底中老年人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冲劲十足,自然就有了时间去品茶,也有了心态去关心一下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
这些人当中来清风观最勤的就是王老爷子。王老爷子的本名叫做王建国,在家里排行老四。
年轻的时候跟着自己的师傅出去闯天下,不知怎么的就加入了军队,听说有一段时间混的还可以。
奈何整体上运势不好,年纪轻轻的娶的老婆就走了,王老爷子不愿意再续所以身边无儿无女。
上了年纪以后又士途失意,现在官场上有太多事情这种老人家看不惯,干脆就用有伤病在身为理由提前退休了。
老了老了还孑然一身的王老爷子想着叶落归根就回了自己在来水县的老家。
结果发现自己想唠嗑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上了年纪的人跟他说不到一块,年轻人的很多观点跟他又完全不同。
时间长了附近的人都知道王老爷子性格古怪脾气大,就更加和人聊不到一块儿去了。
吕大师对王老爷子也很头疼,人家经常往自己的店里跑,有时候还会帮衬一下自己的生意,没理由把人家往外面推。
可王老爷子这张嘴说话太直太冲,虽然没看见王老爷子有什么官面影响力,人家老人家心直口快一点做晚辈的也不好说什么。
吕大师不想为了王老爷子得罪其他茶友,又不好明摆着拒绝,打开门做生意的难道就不做退休老人的生意了?
有一次吕大师灵机一动,就带着王老爷子上了清风观,果然王老爷子一下子就被清风观吸引了。
一方面是清风观的培元茶真的很好喝,另一方面是李云龙整天呆在清风观里没处跑。
王老爷子已经是退休人员,一天到晚有的是时间任自己支配,隔三差五的往清风观跑,李云龙也没有办法。
要说王老爷子也不愧是当年在军队混的人,身高一米九开外,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一点不显瘦不说身材壮实的比许多大小伙子都强。
成天在手里盘着一对铁胆,脸色红润声音洪亮,一天到晚精神十足的,完全看不出因伤病提前退休的样子。
一来二去的有了俩月的时间,王老爷子和李云龙也就混熟了,平日里不愿意待在清风观的前院,一般在后院的食堂里面和李云龙喝茶聊天,很轻松就可以消磨半天的时间。
只不过李云龙从来没有留王老爷子在清风观吃过饭,不是东西值多少钱的问题,李云龙纯粹就是心疼才不愿意与人分享。
这不今天喝茶聊天的时候又聊到了这个话题,王老爷子有些不高兴“我说小李呀,你是当道士的又不是当貔貅的,我都来了这么多回了,你可从来没有一回请我在这观里吃过饭。”
李云龙的脸色不变,别看王老爷子上了年纪,人也颇为正直,可他在军队多年学了一些兵痞的手段。
说他没脸没皮吧王老爷子又能坚持底线和原则,说他人不错吧,很多时候又能使出一些混不及的手段。
王老爷子不仅曾经动过清风观祈福品的主意,主动出手也有好几次了。
虽然每次都会被李云龙发现,但王老爷子的脸皮早就练出来了,第一次就打算当着李云龙的面把东西装进自己口袋里。
结果被李云龙的惊神咒打得头昏眼花,东西自然也被李云龙拿回去了。
按李云龙的想法王老爷子偷东西被自己抓了一个现行,动手的时候又知道了厉害,怎么说也应该脸皮上挂不住才对。
没成想王老爷子知道了李云龙真的有些手段之后反倒赖上了李云龙。
一个退休的老人家没脸没皮的跟你耍无赖,李云龙还真是开了眼了。
李云龙好一段时间没有给王老爷子好脸色,打算让王老爷子自己知难而退,可架不住对方一句狠话不说,成天笑脸迎人。
李云龙也没办法持续生气,时间长了也明白王老爷子这样的人早就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