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气哼一声,甩了甩龙袖,离开了龙座,径直往深宫而去。
殿内的众人,则是对金榜议论纷纷。
尤其以王钦若为代表的一些大臣,他们对寇准的上榜,非常嫉妒且不满。
府邸内的寇准,望着金榜上曝光的信息,着实一惊。
他没想到自己刚直的性格,竟是得罪了这么多的同僚,自己竟然被多次罢相!
不过转瞬间,他又好像释怀了。
“唉……料到了!”
“寇某行事雷厉,落得如此下场,意料之中啊!”
……
聊天群!
嬴政:没想到,北宋的名相还挺多的,这寇准,非常有性格,不错!
朱棣:那是,两宋重文抑武,名相当然多了。
康熙:名相多,奸相更多。
乾隆:哈哈哈哈
赵匡胤:……
“……前面的王安石,个性突出,如今的这位寇准,没想到更是别具一格,从金榜上的信息来看,寇准确实很厉害,配得上名相的称号!”
“现在,我有个问题非常不解,赵光义这小子真的没有考虑传位给我的儿孙?你看他那个儿子赵恒,废物一个,怂成那样了,还要被一个大臣鼓舞勇气?”
忽必烈:哈哈哈哈
朱元璋:@赵匡胤你想多了。
“人都是私心的,赵光义百分之百是要给自己的儿子传位的!”
“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他没有子嗣,那么,他才会考虑传位给你宋太祖的儿子!”
赵匡胤:唉……
康熙:没事,赵构又把江山还给你宋太祖这一支了!
赵匡胤:有啥用!
乾隆:哈哈哈哈
“这玩意,还真有些玄乎!”
“北宋一朝九位皇帝,除太祖外,其余全是太宗一脉!”
“南宋一朝九位皇帝,除高宗外,其余全是太祖一脉!”
“明朝也玄乎,明太祖朱元璋小名叫做重八,重八的意思则是十六之数,结果,明朝正好传了十六帝!”
赵匡胤:……
朱元璋:……
朱棣:……
康熙:哈哈哈哈
刘邦:笑死
李世民:别笑了,@刘邦,你自己的身上也体现了这种玄乎性。
“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将白蛇从中间一刀斩成了两段,结果,大汉果然裂开了两段,前二百年为西汉,后二百年为东汉,中间篡汉者,名为王莽,莽者,即大蛇也!”
刘邦:……
嬴政:咋能这么玄乎呢?
苏辰:民间传说里的“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不也这样嘛。
“周文王姬昌给姜尚拉车拉了八百步,周朝的年运则是八百年。这玩意,听听就得了,别当真!”
李隆基:那个,你们跑题了!
刘邦:……
刘秀:哈哈
曹操:@李隆基没跑题,这话题多有趣。
“另外,关于金榜的这位名相寇准,我有个问题想问,金榜上说,寇准纳谏,忠言逆耳,惹得宋太宗大怒,结果寇准扯住宋太宗的袖子不放,宋太宗脾气这么好???”
朱元璋:恐怕只对文人士大夫脾气好吧!
朱棣:哈哈
朱元璋:宋朝的时候,尤其北宋,那些殿前文人,地位太高了,所以他们很多人都敢于犯颜直谏!
康熙:是啊,寇准这样似的,要是放明朝,朱元璋估计直接一怒之下,拉出去斩首了。
朱元璋:??????
乾隆:哈哈,有道理
嬴政:明清日常互怼!
刘彻:朱元璋反击他们啊,不要怕,清朝是爷孙两,你们明朝是父子两,人数是2对2,你们别虚!
刘询:对对对,争起来!
刘秀:+1
杨坚:牛皮,老刘家全是拱火大师!
武则天:有点意思
曹操:嘿嘿
朱元璋:朱棣这小子怂货一个,一直不帮他老爹说话,甚至还时不时的怼他老子,唉,他是指望不上了!
朱棣:……
朱元璋:咱一个人,也能怼的玄烨和弘历爷孙俩哑口无言!
康熙:???
乾隆:放马过来啊!
苏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