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明太祖气糊涂了,你是明朝皇帝,在清朝他们爷孙的前面,你对他们的了解太皮毛了,你肯定怼不过他们的,相反,他们对你相当了解。
朱元璋:……大意了
康熙:哈哈,苏先生不要说破嘛。
嬴政:你们到底怼不怼?要怼就麻利的,不怼的话,下一个话题。
刘邦:+1
康熙:算了算了,和气生财!
“继续聊寇准!”
嬴政:榜上的王钦若,是何人?
李世民:政哥观察细致,我也想问来着。
朱棣:王钦若,溜须拍马之辈,这人看透了宋真宗的本性,于是极力贬低寇准,宋真宗这人做事从来没有主意,王钦若随便一说,宋真宗果然就把寇准给罢相了。
“王钦若知道宋真宗虽然怯懦,但好大喜功,喜欢虚名,于是,为了博取宋真宗的信任,王钦若等人,大搞迷信活动,伪造了所谓的天书,编造异事,粉饰太平,蛊惑宋真宗,好家伙,宋真宗果然信以为真,然后就去泰山封禅了!”
“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
赵匡胤:……
嬴政:确实昏聩
刘秀:过于自信了!
曹操:这样看来,寇准本事很大嘛。
“他能说动这样一个怯懦的皇帝御驾亲征,还是很有口才的。”
朱棣:是的,要不是寇准极力促成宋军的主动出击,别说什么议和了,北宋直接迁都,彻底沦为半壁江山,和南宋一样了!疆域肯定缩水!
刘彻:也就是说,宋真宗其实并不想打这场仗,他是支持迁都的,而寇准的一番操作,实际上也是挽回了大宋根基,保全了宋真宗的尊严,否则,宋真宗恐怕和宋高宗一样,会被后世许多人骂死。
朱棣:正解!
“宋真宗后期也是痴迷于所谓的修仙之道,无法自拔,所以越来越飘,封禅泰山,根本无法认清局势,虚无缥缈!”
“要不庙号怎么是真宗呢”
“真,本意为修仙得道的人。”
刘秀:咦,我突然想起来前面聊到的朱厚熜,他的庙号是什么?
康熙:明世宗
刘秀:卧槽,这样不着边际的人,竟然和我大汉的汉武大帝是相同的庙号?
刘彻:……
刘询:确实离谱
“朱厚熜,和赵恒一样,应该也上真宗的庙号!”
朱元璋:……
乾隆:哈哈哈哈!好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