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只想苟在皇位的我一统世界 > 第53章

第53章

粮食或多或少会沾染上青膏泥的味道。

这种青膏泥,是工部特制的配方,没有流入民间的可能。

只要找工部的人去辨别粮食气味,证物即可敲定。

有了证物。

就能凭借犯官们的证言。

再加上户部左右侍郎是三大仓九小仓粮食仓储主事官员的顶头上司。

请郑三俊冯从吾入东厂“协助调查”,没有人能挑出东厂执法有问题。

本以为东厂挑了个最简单的活,可这勾策连环的,也不轻松啊。

曹督主后悔了。

还不如东厂跑跑腿去徽州呢。

真是便宜了雨化田那崽子了。

……

徽州。

“督主,徽商成员名单确认,是否开始抓捕?”

西厂大档头拿着半人高的花名册,苦逼道。

经营了成百上千年的商帮。

用庞大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商帮人数高达七千六百五十四人。

西厂整合了数次统计,才勉强得到了这个较为确切的数字。

“徽州府府衙那怎么说?”

雨督主眉头紧皱道。

西厂的人手。

是在三大机构中最少的。

得到陛下旨意后又来了波清洗。

虽说补充了些。

才八千人左右。

又给孙老总督留了些人手。

此来徽州不过六千。

说起来。

连徽州商人人数都不如。

有钱。

家中难免豢养豪奴。

真动起手有损失倒没什么。

只是怕徽州商人们听到动静趁机跑路。

那样西厂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

必须寻求外来力量的支持。

“回督主,由于没有阐述理由,徽州府府衙以府内剿匪为由,仅派来十名衙役。”

西厂大档头脸色铁青道。

徽州。

与国朝各地方大有不同。

从地理位置上讲。

要么属于应天府管辖,要么属于江浙省管辖。

实际上。

徽州府相当自主。

主要原因,徽州是太祖皇帝的反元大本营,是太祖皇帝的兵源、财政的稳固来源地。

元至正十七年,太祖皇帝夺取徽州后,巩固了应天和向长江中上游的发展,以及得到了徽州人朱升的“九字真言”,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因此,徽州被太祖皇帝称是龙兴之地。

至正二十年,太祖皇帝最强劲的对手陈友谅攻克了池州,和池州毗邻的徽州士绅们没有因此蛇鼠两端。

相反,世家大族对太祖皇帝慷慨解囊,协助太祖皇帝渡过了难关。

以上种种,在国朝建立后得到了回报。

徽州,成为了类似“直隶”的存在。

在国朝地方大都遵循着“内阁-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进行划分里,独徽州之上是没有“承宣布政使司”。

可见其尊崇地位。

凡有公文政务,可直到宰相首辅面前。

在徽州做官,升迁没有慢的,稍有点声名,就能直入京城六部。

因此。

西厂番子出现在徽州。

徽州府官员并不紧张。

甚至是爱搭不理的。

借人?

行。

象征性的扔了几个老弱病残过来。

府军?

想都别想!

“徽州府啊,咱家记住了!”

雨督主一掌震碎了桌案,目露寒光道:“没有了徽州府军,难道国朝就没有别的军队了吗?

派人持圣旨火速去应天府调取五千陵卫,与西厂联合抓人!

再去江浙省调兵三万,命其星夜前来,封锁整个徽州府大道小道,做到连只蚊子都不能放出去!”

“督主,是否提前知会徽州府知府?”

西厂大档头迟疑道。

如此大规模的跨地调兵合围,按照国朝律例,是需要提前知会该地父母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