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看着大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肃穆而立的模样。
纷纷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大理寺卿到!”
回避、肃静的牌子先到。
县官们和百姓们顺着出行队伍,注意到熟悉的“官衔牌”。
大理寺卿!
自从数年前。
大理寺与成国公府公开对峙,闹到先皇面前后。
宛平再无此官衔牌经过。
陌生了些。
紧接着。
百姓们看到官衔牌下熟悉的面容,不由得一愣。
这位大人,不是被先皇罢官了吗?
一时间。
宛平县县官们和百姓们皆有点恍惚,那年风景,似乎,回来了。
下马!
叶成章往县衙走。
忽听的。
“你瞧,这不是叶大人吗?”
两旁百姓中,年纪较长、记性较好的老人,和相熟的人儿确认道。
叶成章寻声转过头。
“这不是小二哥吗?”
叶成章走到近处,温和笑道:“小二哥,好久不见啊,你还好吗?”
这白发苍苍,皱纹堆垒的老人,实际年龄也不过四十岁左右。
若是不熟悉的人,会称呼老伯。
叶成章对其知根知底,称呼小二哥。
“叶大人,真的是您啊?”
“是呀!是呀!”
叶成章点点头,毫无官架子,亲近道:“等过几天,我赋下闲来,再去钓上一条大鱼,请你去烹来尝鲜!”
“好!好啊!”
“乡亲们,这真的是叶大人,还不赶快磕头啊!”
小二哥激动的语无伦次,招呼着同乡人,跪地就拜。
“草民叩见叶大人!”
“起来!请大家起来!”
叶成章亲手将小二哥扶起,又做了个虚礼,引百姓们起身。
口口相传。
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叶成章不便再待在这里,拍了拍小二哥的肩膀。
“好了,小二哥,我就先进去了!”
叶成章继续走。
身边多了位大理寺官员。
而该官员手中出现道圣旨。
这是当初陛下起复大理寺卿,彻查国朝十年冤案的圣旨。
行至县衙门前台阶下。
县令率众县官衙役跪倒。
“恭迎大理寺卿!”
“臣宛平县县令温昱,率县衙属,躬请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躬安!”
叶成章朝着皇宫方向拱手,淡声道:“众位大人,免礼平身!”
“谢大人!”
待县官们起身后,叶成章从容走入县衙,在县衙主位落座。
持圣旨的大理寺官员,亦步亦趋跟随着,站到了叶成章的身侧。
县官们分两侧,在衙堂站好,微微抬起头,用余光打量着“故人”。
“怎么,不认识了?”
叶成章笑道。
宛平县与别地不同。
待的大多是国公侯爵。
县衙基本负责调理这些大人物们不起冲突。
一般来说。
宛平县县官,无错无过之下,能在职数十年,甚至是终身。
叶成章削职归乡不过数年,对县官衙役们依然不陌生。
“卑职见过叶大人。”
温昱走到衙堂中间,踟蹰道:“当年的事,卑职在御前不敢为叶大人出声,请叶大人恕罪。”
“当年的事,温县令顶着成国公的威胁,顶着众国公侯爵的压力,没有往本官身上泼脏水,本官归乡赋闲多年,仍心怀感激!”
叶成章笑着摇摇头,并表达了感激之意。
不仅无罪。
反而是有恩。
“卑职惭愧!”
温昱脸色一喜,欠身行礼,既不敢不领这个恩,又不敢领这个恩。
总得来说,叶大人没有怪罪,就是好事情。
“成国公到!”
就在这一团和气时,县衙门口传来衙役朗声。
顿时。
衙堂冷了下来。
众县官的笑容纷纷凝固在脸上。
心中祈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