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是如此,当朱厚照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大片灾民的时候,朱厚照的心还是像被揉了一下。
百姓皆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虽是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朱厚照仍旧是跟城下的百姓是一奶同胞。
自大明仁宣之治后,整个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盛世了,原因无他,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泱泱大国,偏偏碰上了千古难见的小冰期。
从1420年开始中国的气候便出现了明显降温,于崇祯年间达到巅峰,漫长的小冰期竟使长江封冻,接踵而来的便是赤地千里。
若不是美洲作物明末传入华夏,恐怕国人还得遭受更大的苦难。
但是朱厚照心中那分量最重的,还是那百年的屈辱,国人熬了近四百年,好不容易等到冰期结束,列强却来了。
“殿下,你咋了?”张仑诧异的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疲惫的摇了摇头,之前朱厚照只是一味逃避着皇位,但是从来没想到过,老天爷要自己来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想到这里,朱厚照苦笑的叹了口气,起身站了起来,看着张仑说道:“父皇赢了,我认输。”
朱厚照来到了这个时代,还并不是一事无成,至少朱祐樘还活着。
但是朱祐樘在这期间已经替朱厚照敲定了年号,内阁班子,朱祐樘在尝到了太上皇的滋味之后,已经彻底的下定了决心全面放权了。
就当朱厚照等着回京领罪的时候,大同代王府的一封家书,打破了太原城的安逸。
蒙古小王子去而复返,兵临大同城下,大同,告急。
晋王府承运殿中,朱厚照彻底炸了锅。
山西总兵等人聚集在晋王府中,看着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朱厚照,却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虽然山西总兵名义上是边军,但是实际上,有九边挡在山西前面,这个山西总兵享受着边军的待遇,过着内地总兵的生活,安逸的很。
“怎么办,怎么办。”刘良女现在还在大同,这才是朱厚照最担心的事情。
牟斌皱着眉头说道:“殿下莫慌,丘公公现在应该还没出大同,有东厂的人在,应该没事。”
“太子殿下,晋王府可出粮十万石,助崔将军驰援大同。”
山西总兵崔伯达一愣,心中深深的鄙夷着朱知烊,这平时跟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把,到了这种事上装大方,让别人去送死。
牟斌此时却盯着崔伯达说道:“崔将军,按照兵部名册,你麾下应当有五万余人,但是这种时候咱们就不说这些了,你麾下有没有三万人?”
崔伯达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点头道:“有,有实际兵额三万五千七百人。”
牟斌道:“留两万守偏头、宁武、雁门,其余人等驰援大同可否?”
崔伯达看着牟斌严肃的样子,只能咬着牙点头道:“末将愿请缨驰援大同,此战必解大同之围。”
朱知烊像是一个暴发户一般,一拱手对着崔伯达说道:“崔将军,本王这就命人提粮与贵部。”
“谢王爷。”
崔伯达无奈的接下了这个差事,朱厚照一拍桌子道:“崔伯达,我跟你一同去结太原之围。”
“啊?”崔伯达震惊的看着朱厚照。
“万万不可啊,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殿下不可以身犯险啊。”
此时承运殿上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个地名——土木堡。
这一次没有太监背锅,到时候背锅的可就是他们了。
朱厚照怒道:“怎么?不成?我让朱寿替我去。”
牟斌等人一时无语,只有朱知烊松了口气,赶忙说道:“既有名将,殿下早回京师便是了。”朱知烊说的时候,完全没看到牟斌等人在不断的给朱知烊使着眼色。
“好,还是皇兄懂我,既然如此,就命朱寿领兵北上驰援大同吧。”
朱知烊还在一旁附和道:“朱将军抵达太原时,臣必慰以重金......”朱知烊还没说话,却诧异的发现朱厚照伸出了手。
“殿下......何意?”
“什么何意,皇兄不是说要重金犒赏朱寿吗,拿来吧。”
“这......”朱知烊懵了,牟斌赶忙道:“晋王殿下有所不知,这朱寿便是太子殿下的化名啊。”
“啊?!”
朱知烊彻底的懵了,看着朱厚照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眼瞅着朱厚照铁了心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