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竟然有人在大朝会的时候敲登闻鼓,这不是给他戴眼罩吗?想看看他能不能管是吧?本来朱元璋这两天就因为朱雄英出事心情烦躁,这时候还有人送上门来,大手一拍桌子:“谁在敲鼓,给咱带上来。”瞪着眼睛立时就要撕人的架势。
秦庄不顾仪态,一路跑着进殿。不是今天有人敲登闻鼓,他也没有资格进大殿。进殿来不及回话,先跪下磕头,只把手中的玉佩高高举起。
大太监王惠,走到他身边,一看到玉佩,眼神就变了。上手接过玉佩,小心的捧着快步跑到朱元璋身边。“官家、官家,您快看!玉佩!”声音都变调了。
“怎么回事?”朱元璋诧异,他这个大太监一向稳重的很,今天怎么这么失态。
“官家,您看看这个,眼熟不?”王惠提示朱元璋。
“这是,这不是雄英的玉佩吗?”朱元璋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这玉佩原本就是他自己多年佩戴的,有一次不小心磕到桌子,掉了一只爪子,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爱惜物品舍不得扔。后来他大孙子背书背的好,就给了他大孙子玩了。没想到竟然能再见到。
“谁,这是谁拿来的?快说!”朱元璋激动的站起来,直奔秦庄过去。秦庄赶紧回话:“午门外有两位小公子,说是郑国公家的亲戚,有大冤情,要告御状。”又主动描述俩人的样子,“两位小公子长相俊美,都身穿锦袍,大约七八岁年纪,没有大人跟着,还,还抓了两名拐子。”
朱元璋身形踉跄一下,没跑了,这应该就是朱雄英和他的小伴读了。我天,老天爷这是开眼了啊!看我老朱可怜,把我大孙子给送回来了。再一听还有两个拐子?谁敢拐他朱元璋的大孙子,这是不想活了吧?
“走,”大袖一甩,当真是龙行虎步。当先就出了大殿,随后着急,越走越快,竟然跑起来,嘿,门外是咱大孙子啊!
秦庄接过玉佩刚进午门,杨林和周正就都有些撑不住了。他这小身板子,还是大病未愈,使了浑身的劲儿敲鼓,此时全身都提不起劲来。周正也是,一路上又是打架,又是应付众人,再抱着杨林敲鼓,他也体力消耗到极限了。
俩人也不管地上埋汰不埋汰,一屁股就坐下来。背靠着登闻鼓的架子,坐等。成败就这一锤子买卖了。
两个家丁在旁边被绑着,嘴里塞着不知道是谁免费提供的臭袜子,瞪着眼直恶心。人群聚集的越来越多,没人出声,都无声的看着。
杨林装作伸手进怀里,实际从空间中拿出两块梨汁糖,这是昨天周正从系统买来止咳的。现在俩人又渴又累,对付一下吧。
周正也不伸手接糖,杨林只好给递到嘴边,周正的脸上漾出一抹笑,闭着眼靠在架子上养神。
他的后脑这会实在是痛,也一阵阵犯恶心,大概有些轻微脑震荡。手指也火辣辣的疼,大概是挫伤了筋骨。他这个小身板,现在和人打架那真是伤人八百,自损一千啊!真怀念以前当特种兵时候的自己啊!
嘈杂声远远传来,一大帮人走出午门。当前一人一身明黄色绣龙锦袍,步伐很大,头上戴着一顶黑帽子,帽子上还盘着两条龙。
走近一看,一张有些黑的脸,大概五十多岁年纪,脸上轮廓分明,双眼皮很深,因为岁数大了有些耷拉,就成了有些刻薄的三角形了。年轻时应该是个阳光帅哥。
杨林也没要站起来,拐了拐周正,小声说:“这也不是鞋拔子脸啊,爱新觉罗他们家也太埋汰人了。”
周正看了看杨林,把他拽起来顺便整理一下头发、衣服,悄声说:“你看你这么好看,他当然也不会差,要不人家能招成上门女婿?”说完笑眯眯的看着杨林,不再说话。
朱元璋走到俩人跟前,看着好好的大孙子和他的小伴读,嘴唇都有些哆嗦。“雄英,真是咱大孙子,你咋跑到这来了?”中国古人历来是抱孙不抱子,朱元璋对儿子非打即骂的不惯着,对这个手底下长大的大孙子是真心喜欢。这会激动的上前就一把抱起朱雄英。
“放,放开!”杨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好好的被个五十多岁、胡子拉碴的大爷这么一抱,浑身都不舒服。“快放我下来,我头晕。”杨林赶紧喊,这老头真有劲,抱着跟被铁箍箍住似的,浑身疼啊。
“哪疼?头晕?快,太医呢?快叫太医来给咱大孙子看看到底是咋回事。”朱元璋赶紧把人放下来。又叫人赶紧去通知皇后,“告诉皇后,就说大孙子咱给她找回来了,一会就领过去看她,让她别着急。”边说边乐呵呵的摸杨林脑袋,“到底咋回事,咋还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