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贾大会向来有两轮。
第一轮拍卖,不过是用来选拔实力雄厚的商家进入第二轮,皇商选拔。
选拔出的皇商,专门为皇宫内务采购物品,与皇家挂钩的生意,仅仅是一年,所取得的利润也远大于参加古贾大会的花销了。
所以这些年来,才有那么多的商人前仆后继,只是,不买下一样拍卖商品,就不知道皇商如何选拔。
大家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只会收到未曾入选的消息。
也因如此,进入第二轮的商户,除了财力雄厚,也与朝廷势力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姜芷知晓这些,阿娘曾经就是设计古贾大会的人之一。
阿娘仿佛有数不尽的新鲜事可以讲给阿阮听,京城里的事儿,亦或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檀木屏风比姜芷早一步回到姜家,所以等姜芷回来的时候,姜家大堂里虽只有姜伯远夫妇和姜意菀,但是大堂四周满是围观的人。
家里的婢女小厮听闻了值三万两黄金的屏风正在正厅立着,争着抢着想要找个不被老爷夫人发现的好位置,一饱眼福。
姜柏承正绕着屏风转圈圈,“夫人,你说二丫头哪儿来的这么多黄金。”
姜夫人捏着帕子摆了摆,“反正不会是你的。你那点私房钱,还不够买这个屏风的一角。我还想问你呢,这丫头到底什么来头?”
姜意菀也很是好奇,盯着父亲,姜伯柏承寻思着,当年刚遇着姜芷的时候,这丫头身上只有一个印章和一笔银票。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雨夜。
那时候的姜柏承还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人,姜夫人家里境况相比孤身一人闯荡的姜伯远好太多了,好不容易娶了姜夫人,却在老丈人家里一直抬不起头,仍然需要笑脸相迎。
多年科考无果,女儿又渐渐大了,家里情况恐拖累女儿婚事,所以铤而走险用家中仅有的积蓄走上了生意之路,想着赚点钱维持家中体面。
可雨夜的路格外泥泞,姜柏承靠着闪电战战兢兢的摸黑赶路,不仅无法按时交货,而且还滚落竹林。
竹林里,闪电中,一个孩子救下了姜柏承,二人隐匿在黑暗中。
这孩子便是姜芷,也是阿阮。
姜芷在客栈给姜柏承请大夫治疗,以姜柏承女儿的身份照顾了许多天。
再后来,姜芷把身上的所有银票给了姜柏承,换来姜柏承女儿的身份。
这一笔巨额银票,不仅帮助姜柏承付清货款,添置房产家具,谋了一个官职。
买官原是没有实权的,空有个员外名头。但是姜柏承听了姜芷的指点下,不仅有权,更是升官直上。
姜柏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老丈人也不敢对他颐指气使。姜柏承原以为姜芷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这么多年只是自然的去忽略她的存在,忽略到已经忘了,她是一个十几岁便能指导他青云直上的人。
当然,买官升官的事,姜柏承是不敢和姜夫人说的。
不过,仔细想想,除了姜芷这个名字,姜柏承对于这个女孩,知之甚少。
细思极恐。
姜芷回来的时候,还不知道姜柏承讲了故事,只觉得在姜夫人和姜意菀的眼神看见了星星。
那可是从天而降的财神爷啊。
“二妹妹,古贾大会好不好玩?”姜意菀殷勤的拉着姜芷打听那一场黄金垫脚的大会。
暗香帮姜芷取下斗篷,姜芷径直走到檀木屏风前,稍稍欣赏了下屏风,漫不经心的回答,“好玩吧。过两天还要去一趟,外面那两个,替我把这个屏风送到杯水涧,交给洪掌柜。”
姜芷指着大堂外正在偷看的两个小厮,两个被点到的人,又惊又怕。
这眼前可是三万两黄金啊。
这怕不是可以买自己千遍万遍了。
供着都来不及,二姑娘竟然就随便指了两个人去送货。
“阿阮,这不妥吧。”姜柏承舍不得这块金子,又不好直说。
“累了,休息去了。”姜芷伸了个懒腰,往自己院子去了。只留下这一家人面面相觑。
价值三万两黄金的檀木屏风被摆放在杯水涧大堂,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止不住驻足观看。
隔天,姜芷到杯水涧的时候,赶上周齐光吃饱喝足出来。
见大堂里的檀木屏风,带着点酒意,周齐光对着同行的友人吆喝,“摆个破烂玩意儿,炫耀什么?”
“周公子,走了。”同行人还算是清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