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京城而来。”傅邢礼貌的拿出文书。
守卫认真查验了文书,进来入城的外乡人不多,正是夏汛时节,马虎不得,若是混入了些不法分子,将威胁整座城的安全。
“进去吧。”
五人坐上了一艘小船,经船夫的一撑杆,水波微起,经过城门,一阵清爽的风扑面而来,解去不少燥热。
将疏影暗香和辛其安置在城内的挽香阁,姜芷陪同傅邢前往了知府的府邸。
城内大多依托水源而建立的房子,理所当然被河水环绕。
傅邢和姜芷出门即坐上了小船。
船夫是知府派来的,一行人到达挽香阁时,知府已经派人等候在此,请的正是姜芷和傅邢。
小船经过了许多错综的水道,来到了一座白墙黑瓦的府邸前,朱色的大门临河而建。傅邢率先跳上岸,伸手把姜芷拉了上来。
这样自然的山水园林,远看山水成画,小院里又是另一幅山水雅景。
绕过前门的屏障,一个身着官服的女子疾步走过来,身旁跟着一个年长的姑姑。
“傅大人,你们来啦。”那女子热情招呼,声音沉厚,温雅。她略过傅邢牵起了姜芷的手,“这位就是姜姑娘吧。久仰大名,老早就想见见你了,听说才二八年纪,已经担任皇商了。”
“知府大人。”姜芷想说点什么,被知府打断。
“我叫闻人羽。”
“闻人知府。”姜芷客气的回复,“多谢抬爱。我只是运气好,还是你辛苦了,实在是当代女子的楷模。”
姜芷朝傅邢使了个眼色,仿佛在说,她太热情了,你赶紧救救我!
傅邢侧脸偷笑,方才从怀中取出密信,“闻人知府,其实我们此次前来是有任务的,还望你能提供帮助。”
闻人羽打开信件,收起了眉心的笑意,细细读来,知道信件的印章,才有所反应。
“岂有此理。居然有人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闻人羽满脸怒气,不可置信。
“这水路是唯一进城的方式,若是有人运送大批量的铁块进入,城门定然是有记录的!”闻人羽交代身边的人,“方姑姑,把近三个月城门出入记录表寻来。”
闻人羽将傅邢和姜芷请进大厅。
不多时,方姑姑搬来了一大摞记录册。
估算一下,应该是在一个月前,那批铁矿到达溯丹附近的。
几人埋头苦干了一下午,一个一个排除,发现一个月前有三批入城的货物,混入铁块的可能性较大。
“闻人知府,拜请你派人搜查附近的山,如此大量的铁,总需要存放的地方或者加工的地方。”傅邢将记录下来的文案整理一下,“这些,我们去查,你这边过于大张旗鼓也不方便。”
溯丹,地广人稀,排查起来同样费时费力,闻人羽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闻人羽派人送二人回了挽香阁,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水路上许多小船,许多劳碌的百姓来来往往,赶着回家吃饭。
“玉华夫人,姜姑娘他们回来了。”
姜芷刚步入挽香阁,就听见眼尖的小丫头陈韵招呼她家掌柜过来。
“没规矩的丫头。”玉华夫人闻声赶来,当着姜芷的面假意嗔怪陈韵,“小东家,这小丫头才来学徒不久,没大没小的,勿怪。”
“无事。”姜芷打量着眼前的女人,乌发盘头髻,额间一点红,颇有牡丹花般雍容华贵之感,分不清年纪。虽然整体丰腴却无肥胖之感,反而给人一种珠玉温润的亲近感。
“你是不是和你爹更像些?除了这一双眼睛。不过。”她犹豫再三,“眼睛像是像,多少没她那段经历,这眼神还是不一样的。”
玉华夫人似乎有些遗憾,“我也好些年头没有见到她了。”
“你知道我娘的事情?”姜芷听她的话十分好奇,在她的印象中,没有见过这位夫人。
玉华夫人手持团扇掩面笑开了花,“小丫头,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不过,你娘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大多只听了个大致,没有详情。”玉华夫人带姜芷来到屏风后面,掏出一对银镯给她戴上。
“书璃走了,这对镯子是她留下来的,现在就送给你吧。”玉华夫人看着姜芷的眼睛似乎在透过她看另一个人。
“在溯丹行事小心些,能在一个地方扎根的人都不会太简单。看你不太聪明的样子,不知道有没有你娘半分魄力。”
“对了,你娘的事情